这里是黄河在青藏高原上滋润的最后一块土地,也是停留最短暂的一个地方。这里就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其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有人概括了两句话——“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在别人眼里,这里或许该是风光无限,富庶一方。
可是,这里却是典型的贫困地区。1986年,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扶贫的少数民族贫困县;2002年,它又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了2011年,它依然是全国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15年底,民和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2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贫困户10641户42232人,贫困发生率11.3%。
靠水吃不了水,靠山吃不了山,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自然条件先天不足是民和县贫困的最现实问题。找到了症结所在,就不愁打不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此后,民和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带领着全县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向胜利进发。
短短4年,民和县125个贫困村退出,10600户45768名群众(动态调整)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1%,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2781元提高至2019年底的6264元,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近日,记者走进民和,寻访这片土地上战贫、斗贫中的点点滴滴……
搬迁进县城 开启新生活
“北山山头没坐头,十年九旱没收头,家里进去没吃头,不去卖血没干头”,这是上世纪80年代民和县北山乡的真实写照。靠天吃饭,土地的收成换不来几个钱,一些老百姓只能选择卖血维生。或许从那时起,搬出大山就成了大家深埋在心底的一粒种子。
多年之后,北山乡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依旧很穷。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这是在北山乡活生生的现实。民和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李积强给记者讲了两件事:一是直到2003年政府为村民修蓄水窖储存雨水,老百姓才有了日常用水;二是有心的人数了数从县城到乡里的山路,共有131道弯。
为了能够真实感受这个非同寻常的北山乡,记者决定走一趟。县城通往北山乡的山路虽然早已进行了硬化,但依旧不好走,那131道弯也果然名不虚传。直至山顶,视野才开阔起来。分散在沟中的农房、已经废弃的水窖、半山腰贫瘠的耕地,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被一个穷字代替。
穷则变,变则通。2016年,民和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北山乡整乡易地搬迁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北山乡的山山沟沟,也吹进了人们的心窝,唤醒了那粒种子。
鲁爱华是北山乡庄子沟村人。她告诉记者:“当时听说要搬迁,而且还是搬到县城,全家人高兴坏了。再也不用住这个土得掉渣的房子了,再也不用吃那个难吃的窖水了。感觉幸福日子就在眼前。”
幸福日子来得真快。2017年7月,北山乡整乡易地搬迁正式启动,人们陆陆续续搬进县城里的新居。当鲁爱华一家人拎着大包小包走进自家的新房时,她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这真的不是在做梦”。
为了能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民和县多部门联动,对贫困群众开展就业、创业、产业帮扶,实现稳定增收。北山乡政府副乡长刘新宁说:“如今,全乡7个村1297户,户户都有稳定的收入。真正挪出了穷窝,拔掉了穷根。”
北山乡整乡易地搬迁是民和县脱贫攻坚的一个大手笔。2016年以来,民和县累计投入6.78亿元,对14个乡镇78个贫困村进行了易地搬迁,入住率达到100%。彻底摆脱贫困的群众正在新生活的大路上昂首阔步。
产业有活力 带动显能力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民和县传统农牧业发展长期处于“小、散、旱”的状态,“小”是没有形成规模,“散”是缺少集约化,“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可想而知,在这样条件下,贫困农民群众要通过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有多难。
基于这样的认识,民和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断加大农牧业发展投入,调整农牧业结构、优化布局,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几年来,“小、散、旱”的劣势得到极大改善,全膜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规模优势凸显,以家庭牧场为代表的适度规模养殖业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民和县分管扶贫工作副县长王明芳说:“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做强传统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的思路,努力让传统农牧业实现最大程度的增产增效。由此催生了一批具有规模效应、集聚优势、特色明显的农牧业产业,显现出强大的脱贫带动能力。”
走进隆治乡桥头村的百亩向日葵种植基地,眼前一片忙碌的景象。令梅农牧业有限公司、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铁令梅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已经达到1500亩,每年仅土地流转费用就需要支出40多万元。
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桥头村第一书记李玉兰说:“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得益于县里对农业及产业扶贫思路的调整,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村里的贫困群众。大家不仅每年能拿到稳定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在基地里务工、学技术,现在一年能挣1万多元。”
村民藏玲玲对记者说,她和丈夫身体不太好,只能靠着几亩地过日子,家里穷到连漏雨的屋顶都修不起。自从把耕地流转给合作社,又来到这里务工,日子才慢慢好起来。这三四年间,藏玲玲每年都能在合作社挣到1万多元的工资。去年,她还学会了向日葵育苗技术。说起这些,藏玲玲直抿嘴笑。
产业有了发展活力,有了带动能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才能有坚实的保障。脱贫攻坚这几年来,民和县精心谋划的葡萄种植、奶牛养殖、牛羊肉加工、牦牛养殖、马营陈醋、油用牡丹、饲草加工、中药材种植等九大产业,已带动1271户5552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编织防贫网 巩固更持久
脱贫难,巩固脱贫成果更难。李积强说:“巩固脱贫成果的难,真正在于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两非’农户,即农村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据初步匡算,在民和县这部分群众有12.5万人。他们极有可能会因病、因学、因灾等导致贫困。”
对民和县而言,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是一张需要智慧才能书写的答卷。
经过对全县“两非”农户深入摸排后,2019年4月,民和县委、县政府作出了“未贫先防”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创新性地提出以建立防贫保险金的方式在全县编织一张扶贫网。随后,这一政策正式落地。民和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资金,引进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创设“精准防贫保险”,按每人每年80元保费标准对农村“两非”农户进行监测帮扶。
民和县精准防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保善森说,精准防贫保险所保障的对象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原则上也不重新建档立卡,只以防贫预警线实时监测进行框定。“两非”农户因病、因灾、因学等情况可能致贫、返贫时,均可申请防贫救助金。
据了解,目前,民和县防贫保险补助资金已发放450多万元,受益“两非”农户达到610户。
家住西沟乡南方庄村的边尕常一家正是受益者之一。2018年,边尕常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必须手术。此后治疗的一年多时间,她和丈夫这些年辛辛苦苦积攒的10多万元钱花得一干二净。这个原本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生活包袱。
直到精准防贫政策的到来,才让边尕常一家看到了希望。走进边尕常家,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身体已经恢复不少,但还要继续接受治疗。“县里防贫中心的工作人员刚刚打来电话说,家里申请的6万多元补助很快就能到卡上了。”边尕常的丈夫关学清感慨道,“这真是救命的钱。”
当然,从申请到补助发放,申请对象必须通过严格的核查,即“四看一算一评议”(看住房、看家用、看大件、看儿女、算收入、评议家庭整体情况),并进行公示,若不符合条件,将被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