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媒体对2014年公众关注的十大“烂尾新闻”进行了追访,结果发现,随着相关新闻热点淡出人们视野,公众的质疑并没有得到回应,事件背后的真相也迟迟难以拨云见日,问责更是不了了之。
这些“烂尾新闻”最初曝光时舆论一片哗然、举国关注。随着新闻热度慢慢冷却,它们却一直“烂”在那里,乏人问津,只留下一地鸡毛。
网络时代新闻热点此起彼伏,人们对新闻也往往“喜新厌旧”。而不少政府部门正是利用这一点,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冷处理,或以“正在调查中”应付公众和媒体监督,让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无疾而终”。
然而,这并不代表“烂尾新闻”对社会不产生伤害。这些当初的热点事件最终沦为“烂尾新闻”,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淡漠和践踏,也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糊弄和敷衍,暴露出不少政府部门“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嘴脸。纵观这些“烂尾新闻”,其“烂尾”部分恰恰是当初舆论监督最关注的焦点,也是关乎热点事件解决与处理的落脚点。如果对这些“烂尾新闻”不闻不问,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公共利益。
新闻事件“烂尾”不代表热点事件的消解,反而会成为社会“发炎的阑尾”,为各种谣传、小道消息提供发酵的温床,损害政府公信力。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的公开。一些单位和个人想方设法让新闻“烂尾”,最终付出公信力代价的还是政府部门。
公众不奢求“烂尾新闻”问题可以一夜根治,只是涉及到公众知情权,这些“不能说的秘密”还是少一些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