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山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坝、丘陵、山区兼而有之,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县地处巴河、嘉陵江之间,境内无大江大河,是川东北典型的季节性缺水县。多山、缺水,是多年来制约营山发展的难题。 ? ? 近年来,营山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获得“2018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营山,这片地处川中隆起地带的县域,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造就了“隆起”之势。
路通了水有了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过去的营山,因为地形和经济条件限制,交通极其不便。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坑坑洼洼颠得慌”是老百姓出行最真实的写照。 ? ? 要发展,修路是头等大事。近年来,营山累计投资56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夯实农业农村振兴基础。目前,全县建成县乡道524公里、通村公路和产业道路3890公里,实现了全县村村通。今年,营山县被省政府认定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是南充市唯一入选的县(市、区)。交通道路条件的改善,让营山与外界有机相连,也为乡村振兴打通了捷径。 ? ? “营山以前仅靠城北10公里处的清水湖,既要保证县城20万人的饮用水,还要保证灌区用水。前几年把水都喝干了,甚至都能闻到鱼腥味。”回想起以前缺水的日子,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全明十分感慨,“水的问题不解决,只能靠天吃饭!” ? ? 而现在,这个问题再也难不倒营山人了。据了解,营山县共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36处、分散供水工程6703处,9.8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新建、整治渠系10千米、小微水利设施550处,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 ? 此外,营山还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建设美丽新村为目标,实施危房改造10644户、易地扶贫搬迁1467户、土坯房改造4962户,建设农村周转房964套,成功打造幸福美丽新村102个,创建省级“四好村”14个、市级“四好村”85个。同时,全县完成371个村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改造。如今,营山实现了农村“路网、水网、田网、电网、通信网”全覆盖,居住环境也极大改善,乡村振兴更多了几分底气。
变劣势为优势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山丘多,平坝少,一度是营山发展的“瓶颈”。但多样的地形地势,也赋予了营山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营山养羊历史悠久。 ? ? 营山黑山羊是我国地方山羊优良品种,2004年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营山黑山羊的发展,也正得益于营山的地形。 ? ? 作为“全省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县”,营山已培育发展保种区15个,培育黑山羊养殖场和专合社530余家,其中专合社10家,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家,新发展营山黑山羊核心种羊场5个。为了壮大营山黑山羊产业,营山县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全力构建从种羊繁殖、种养循环到深加工的“营山黑山羊”产业体系。? ? ? ? 2018年,全县出栏肉羊42.7万只,产值达4.27亿元,其中出栏营山黑山羊19.1万只,产值2.29亿元。 ? ? 营山黑山羊的发展,是营山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的成功案例。按照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要求,营山根据平坝、丘陵、山区三种不同的地势特征,提出建设现代农业“2233”产业体系,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2家,规模化发展了优质粮油、营山黑山羊、生猪养殖、晚熟柑橘、木本油料、道地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 ?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山将以农业供侧给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引导加工企业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集聚发展。“基地在哪里,加工就建在哪里。”邓全明说。目前,全县已建成产地初加工厂16家,引进8个农业产品加工和物流企业,充分利用“好充食”南充区域公共品牌、“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的影响力,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构建“营山隆起”以点带面实现连片发展 在朗池镇兴云村的一座山头上,巨大的圆形观景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天然石块做的日晷。平台上,还有游客在观景留影。这里正是兴云村打造的“日月风云”四个观景平台中的“日”观景台。 兴云村是营山县新(店)法(堂)朗(池)30村连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的核心区。示范区由营山县“十村连片脱贫攻坚产业示范线”扩展而来,非贫困村也包含在内。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涵盖6个乡镇30个村,按照“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的思路,打造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区。 谈起打造连片发展示范区的缘由,邓全明认为:“借助示范区的打造,由点到面,进而实现点面—体。我们修了连村的产业路,把贫困村、相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都串联了起来,再把中药材、晚熟柑橘、农旅、文旅等不同业态都聚集到这条线上,以此带动老百姓增收。” 兴云村就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起来的典型。一方面,兴云村引进四川蜀农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发展红芯王柚约2500亩,推行“公司+基地+会员”模式,实现全村年租金收入100万元、人均年增收2000元、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另一方面,该村与周边乡镇、村庄共同建设巴蜀耕读原乡景区,以稻、药、果、茶为主导产业,以耕读文化体验为主线;重点打造“春夏秋冬”四季入口、“日月风云”创意景观、“天地人”三才节点。2019年底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学旅行、农耕体验、餐饮住宿、田园观光、康养健身为一体的城郊乡村旅游会客厅暨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以前的兴云村,没有一寸水泥路,现在看到的田地,以前都是杂草丛生。县上、镇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我们,才打造成现在这样。”作为“蜕变”的见证者,兴云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春深有感触。 近年来,营山大力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南充市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营山县第三届旅游文化节、黑山羊美食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当前,正加快完善30村连片农旅产业融合示范线项目———耕读原乡核心景区。在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下,将有更多村像兴云村一样,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双增收,助推营山在乡村振兴路上越走越好,打造属于自己的“隆起”,并示范带动全域乡村迈向振兴之境。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chong.gov.cn/Item/2207.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