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病,是病毒病中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毒病,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在全世界大豆几乎都有发生。
在我们国家,从东北黄淮一直到南方,几个产区都有,而且从北到南,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趋势。病毒比细菌还小,肉眼和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一般怕高温,50°C- 65°C病毒可能失去活性,在常温下,比如二十五六度左右,它可在体外可以存活1-4天: 0°C左右,可以存活120天左右。花叶病毒病主要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的损失,一般是 15%左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损失可以达到70%以上,甚至绝产。
一、大豆花叶病毒病为害症状:
类型可分为轻花叶型、皱缩花叶型和皱缩矮化型。
1、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肉眼观察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见有黄绿相间的斑驳,可正常结荚,抗病品种或后期发病品种植株多表现此种症状。
2、皱缩花叶型:病叶呈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缘向后卷,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结荚少。
3、皱缩矮化型:植株叶片皱缩,输导组织变褐色,叶缘向下卷曲,叶片歪扭,植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结荚少或不结荚。
4、籽粒:受感染的子粒,种皮上产生褐色或黑色的斑纹(褐斑粒),斑纹的颜色与脐色一致或稍深,脐色为黑色的则出现黑斑;脐色为黄白色的,则出现浅褐色斑,种皮为黑色而脐为白色的,则呈现白色斑。有时斑纹波及整个子粒表面,但多数呈现放射状或带状。斑纹发生情况受品种和发病程度影响。
二、发病原因
1、种子带毒
大豆花叶病毒在种子内越冬,病毒存在于成熟种子的胚部和子叶内,大豆花叶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毒种子,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成为田间再侵染的毒源,并且大豆花叶病毒很容易接触传染。带毒的种子长出的幼苗,单叶期就可出现花叶,有的病苗要到第二片复叶展开才表现症状,种传病苗在田间出现最早,危害最严重。豆株得病越早对生长影响越大,所结的种子传毒率越高,播种传毒率越高的种子,田间病害越严重。
2、蚜虫传播
在田间,病毒扩大再浸染,亦称第二次浸染,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能传播花叶病毒病的蚜虫有很多,比如:大豆蚜、马铃薯长须蚜、桃蚜、玉米蚜等,主要是以大豆蚜为主。蚜虫在病株上取食30-60秒就带毒,接着在健株上取食60秒就可传毒,所以说蚜虫很容易得毒和传毒,所需时间非常短,传毒效率是很高的,蚜虫传毒主要是病株附近的豆株,距离一般比较短,就是2-10米左右。每次呢,传毒大概是一周左右,但是它可以反复多次的传播。蚜虫数量越大和出现越早,早期病株越多,花叶病发生越重。
3、农民防病意识差
大部分农户对大豆花叶病的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防病的意识差,防治时期不当或防病用药次数不够,致使大豆花叶病难以控制。
三、防治方法
病毒病般是比较难以防治的, 一且发生的事。 没有特别有效的药剂。
现在主要的防治手段为:
1. 加强检疫。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广,品种多,种植季节及方式、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病毒对大豆适应条件众多, 利于病毒产生浸染性分化,形成不同毒株。因此,在各地调种或交换品种资源,都会引入非本地病寿或非本地病毒的株系, 这种大豆种子引入,必然造成大豆病毒病流行的广泛性及严重性, 因此引进种子必带隔离种植,要留无病毒株种子, 再作繁殖用,检疫方面要加强检验病毒病的措施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比如:石豆12、石885、石豆17,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大多数对 大豆花叶病毒有一定抗性,一般均在中抗以上, 但是在连年种植过程中,发现病毒逐年严重,这是种植品种抗性衰退,或是当地浸染病毒株系的变化引起的,所以隔几年就应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或改种其他的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3、播种前严格选种,剔除带毒种子,带毒种子表面粗糙,无光泽,有褐斑;
4、健全种子繁育体系, 浸染大豆的病毒, 很多能经大豆种子播种传播,因此种植无毒种子是防治病毒病的重要的有效防治方法,种子田提供无毒或低毒的种子,无毒种子田要求在种子田100m以内无该病毒的寄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紫云英、绿豆等等)。种子田在苗期去除病株,后期收获前发现少数病株也应拔除,花期认真检查发病情况,发病率不超过1%的地块,收获的种子可以留作种子用。病株率高,或种子带毒率高的种子,不能作为翌年种植种子用。在播前于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播种300-500粒,幼苗长至第2片复叶展开后调查病苗数,计算种子的传毒率。
5、及时喷药防治蚜虫,特别是防治有翅飞蚜,在大豆生长的早期,定期利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蚜虫,一定程度的可波少病毒病的再浸染,常用3%啶虫脉乳油1500倍液、2%阿维菌索乳油3000倍液、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 %高效氟氟氰菊脂1000- 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并应注意几种杀蚜药剂交替使用,防止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使蚜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