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TOP

陈鹏:两年驻村助79户贫困户“摘帽”
2020-06-28 来源: 作者:

  维新镇沿河村位于铜梁区西北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贫困人口多,劳动力匮乏,是铜梁区的5个市级脱贫村之一。
  2018年3月,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干部陈鹏,被组织选派到维新镇沿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3月12日,是他来到沿河村的第一天。
  “陈书记,欢迎你来,但你来得可不是时候啊!”听到这话,陈鹏心头一震:“或许是村里落后贫穷的面貌,让大家心灰意冷,又或是自己比较年轻,大家觉得我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不重要,陈鹏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大家觉得我来得正当其时!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强化党建工作,是陈鹏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他从日常管理入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组织生机与活力。
  思想基础打牢了,陈鹏就把目光放在了建卡贫困户身上: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沿河村共有80户220名建卡贫困群众。他带领村干部、驻村队员,走村入户访民情,1个月左右,不仅完成了贫困户的全面走访,还新识别建卡贫困户18户。
  走访中,让陈鹏印象最深刻的是贫困户陈绍容。陈绍容儿子胡培洪早年患脑溢血留下了后遗症,导致智力残疾,平日里全靠患有高血压的陈绍容照顾起居。她的房子建在山脚的软土地基上,房前出现坍塌,房后存在滑坡隐患,房屋受损成了危房。
  “走访群众就是为了解决他们的困难。”随后,陈鹏请示上级部门,多方筹集建房资金,最终帮助陈绍容一家搬离了地质滑坡隐患地带。陈绍容激动地说:“要不是陈书记,万一哪天滑坡,说不定就被活埋了!”
  陈鹏一点一滴地踏实为民办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认可了这个第一书记。朝夕相处中,陈鹏和村民们的感情变深了,以前进村入户,村民们喂的土狗常常对着他又吼又叫,“现在,村里的狗一看见我都会摇着尾巴迎上来。”陈鹏摸着头上一缕缕扎眼的白头发笑呵呵地说。
  发展扶贫产业增收
  “来村里2年多了,现在还是觉得压力大。”陈鹏说,目前最让他感到焦灼的有3个方面的压力。
  第一个压力就是陈鹏主导去年沿河村集体种了50亩土豆,眼下到了丰收的季节,怎么把几万斤土豆顺利卖出去,保证群众既增产又增收。第二个压力就是他要组织村民自建长5公里、宽3米—3.5米的公路,“协调土地、组织施工队伍、筹集资金等,每件事都不能马虎。”第三个压力是,村民们这几天正在开挖集中供水的自来水管道,陈鹏天天去施工现场查看指导,“要尽快让全村80%的村民喝上自来水,实现集中供水。”这一桩桩的事儿,让这个小伙子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在村里各个点连轴转。“我今年才32岁,可不知道的人看我样子,都以为我40岁了。”陈鹏苦笑着说。
  “陈书记和我们不沾亲不带故的,到我们这里来吃苦受累,是为了啥子嘛?还不是为了我们有好日子过。”建卡贫困户黄德英感动地说,这两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产业越来越多了,“陈书记带着我们发展糖柑、海椒、土豆等产业,我几乎天天都有活路儿做,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陈鹏预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2020年,依靠果树,村集体经济将增收30万元。除了继续发展壮大糖柑产业,120亩海椒基地、50亩土豆基地也陆续发展了起来。村民们一年平均有100多天能够打零工赚钱,再加上土地出租等收益,许多村民对如今的生活都很满意。如今,79户建卡贫困户都摘掉了穷帽,剩下未脱贫的1户也将在今年底脱贫。
  初心不改目标不变
  截至2019年底,沿河村的糖柑、小龙虾养殖、辣椒和洋芋种植等4个项目共带动100余户一般农户及贫困户务工增收20万余元,24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增收20万余元,村集体创收36万元,最终实现了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的转变。
  产业发展走上了正轨,陈鹏开始思考村里软硬件设施发展问题。两年来,在区里、镇里的关心支持下,沿河村共实施了743万元的土地项目,包括整修水田田坎500米,生产路9公里,新建蓄水池4口,新建沟渠240米,维修山坪塘1口,硬化田间道6公里。另外,村里还新建公路10条12.8公里,完成了5社自来水站技改。
  “接下来,我们还要修便道、进行危房改造、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农产品代销、开展月嫂培训……只要村民需要我,我愿意留下来,继续和大家一起干!”陈鹏表示。
  如今,沿河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