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 ,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海南省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
2011年5月海南省启动“海洋牧场”项目,先后开展了人工鱼礁投放、海洋环境修复、珊瑚移植等工作。截至2019年底,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共投放各类人工鱼礁1526块、船礁21艘和一批火山石礁,共达4万空立方米。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珊瑚、贝类、藻类等生物种类达120余种,鱼礁区比非鱼礁区鱼类种类数量提高5-10倍。不仅如此,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每年耗费数十万元购买牙鲆、黑鲷、黑鲪、黄盖鲽、海参、鲍鱼等鱼苗投放海洋牧场,恢复蜈支洲岛海域的海洋生态链。蜈支洲岛旅游区为建设海洋牧场投入资金量达3000余万元,形成了1000亩的海洋牧场规模。
此外,蜈支洲岛旅游区总裁孙林透露,未来,蜈支洲岛将以海洋生态恢复为核心,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技术支持下,积极完善“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整治海岸线、推进智能化、提升服务能力”五配套,着力推进“渔旅融合”,提高海底生物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在热带海洋牧场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开放的海底生态公园,包含海底村庄、海底雕塑艺术区、海底军事博物馆等,实现海洋生态恢复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海上旅游丝绸之路”的新支点,为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增添蓝色底蕴。届时,不仅为众多底栖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和活动空间,人们还可以借助潜水工具深入海底观光旅游,与美丽的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