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盛行,由于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问题导致的严重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针对我区电动自行车头盔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电动自行车头盔主要由壳体、缓冲层、佩戴装置等组成。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佩戴头盔可减少约85%的头部伤害。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自行车头盔的关键部件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时,很有可能导致电动自行车事故中头盔无法保护头部,从而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国家标准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对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耐穿刺性能等质量安全指标均提出了要求。据悉,该标准中的头盔佩戴装置稳定性是反映佩戴者在遭遇钩拉、后脑勺着地等情况下能否继续保持覆盖头部,头盔不飞出的重要指标。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则是测试头盔在动量作用下佩戴装置伸长量是否超标或连接件损坏,造成防护失效。 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是衡量佩戴者在发生意外时,头盔是否能避免给头部造成二次碰撞的重要指标。而耐穿刺性能是考核头盔坚固程度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该项性能指标是考察尖锐物刺向头盔时,头盔壳体是否被穿透破坏。据悉,耐穿刺性能不合格的头盔在乘员摔地遇到尖锐物时,无法提供保护作用,将导致乘员头部受到伤害。 记者了解到,此次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10批次,参照国家标准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等相关标准,重点对样品头盔产品的头盔视野、头盔护目镜、固定装置稳定性、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头盔耐穿透性能(常温)等5个指标进行了监测。 监测发现,样品中头盔的护目镜项目和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项目的测试结果均不符合标准;2个批次样品的固定装置稳定性项目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5个批次头盔的耐穿透性能(常温)项目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相关测试值反映,此次检测的样本头盔产品质量低劣。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头盔护目镜的透光率指标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影响到驾乘人员的视线从而酿成事故;头盔佩戴装置强度及固定装置稳定性不足,产品极可能在佩戴者遭遇钩拉、后脑着地时飞出脱离;头盔耐穿透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头盔易被尖锐物体刺穿或破裂,无法提供保护作用。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时,要注意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执行标准等信息的产品,也不要购买只有腾空塑料件结构的头盔,或头盔壳体之外带有突出部件的产品。消费者应选择有缓冲层、重量较轻、头盔内衬覆盖面大且与头盔内侧粘合更结实的头盔,不要购买头盔系带宽度过窄、系带锁扣材质过软的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使用头盔时应佩戴和自己头型大小相当的头盔,系紧系带,避免头盔脱离头部失去保护作用。戴上头盔,应有轻盈、舒适的感觉,头盔重量不宜超过2kg,确保不闭塞、不闷气、视野开阔清晰。日常存放头盔时,应尽量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接触酸、碱、有机溶剂。 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头盔的使用寿命,塑料材质的头盔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年,碳纤维材质的头盔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年。消费者在选购合格的头盔后,应注意保留购买时的发票和凭证,以便后期出现问题时进一步维权。(? 记者 邹承光)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xw/202112/t20211203_2732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