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审核同意“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相应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新华社 11月8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文物事业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时期。《规划》首次将文物保护利用上升为国家专项规划,为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将助推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历史性跨越。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保护文物本质就是保护历史、护佑文化传承。这些宝贵的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过往,发掘文物、鉴定文物可能用的更多的工具是铁铲、刷子、卷尺、显微镜等等基础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科技讲好文物故事成为新趋势,比如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发掘成功惊艳世界,在多功能考古工作舱、遥感技术、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等多种高科技助力下,堆中出土的每一项文物都“有迹可循”;运用高光谱成像、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仰韶村遗址这座文物宝矿迎来高光时刻。 同时,也要重视科技赋能现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利用工作,使文物经得住时间考验,像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文化瑰宝,由于经年累月的风化,以及虫害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在时间长河中逐步被侵蚀,因此,积极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中的科技运用,实施数字在线工程,创新文物保护方式,让这些经历千年冲刷的“国宝”以及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保存、传承和弘扬。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还需要更多科技人才的融入。据相关统计,当前我国不可移动的文物76.7万处,国有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而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文物保护“小马拉大车”现象凸出。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宝藏”节目的大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物保护背后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愿意投入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来,给文物保护事业带来新气象。文物工作是责任心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建强文物保护的“主力军”,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强化平台建设、营造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发力,注重相关行业文物保护人才的联合培养,让宝贵文物焕发新的光彩。 丰富多彩的文物镌刻着前人的智慧结晶和艺术成就,见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科技的“加持”、人才的“加码”,我国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定会迎来美好未来。(代梅)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wmcj/202111/t20211119_65602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