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2020年8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秋种工作意见的通知》(皖农农函〔2021〕826号),提出全省计划完成小麦秋种面积427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2700万亩以上、包含签订订单小麦种植1900万亩。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20年出台了《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2020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意见的通知》(亳政办秘〔2020〕72号),指导各县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有关政策,稳定我市粮食生产政策、面积、产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任务,特制定《亳州市2021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意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思维,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一是要求各县区把秋种小麦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明确市及三县一区秋种小麦生产任务,引导各县区以订单种植为抓手,着力构建小麦种植订单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小麦产业新格局,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文件起草过程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秋种工作意见的通知》出台后,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组织学习,并深入县区、乡镇、村调查,倾听种粮大户和农民的心声,认真谋划秋种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我市秋种实际,研究梳理秋种小麦生产目标、生产技术、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形成了《亳州市2021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意见》。
四、工作目标
落实播种面积,全市2021年秋种小麦面积655.06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551万亩、优质专用订单小麦面积460万亩。优化品种结构,优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坚持“适期、适量、适墒、适法”播种,提高秋种质量。
五、主要内容
《亳州市2021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意见》由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附件五部分组成。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质专用和绿色生产为主攻方向,以订单种植为抓手,着力构建种植订单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小麦产业新格局,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全市2021年秋种小麦面积655.06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551万亩、优质专用订单小麦面积460万亩。
(三)重点工作。一是落实播种面积。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各县、区政府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超前谋划、统筹资源,确保种足种好。今年秋种各县区小麦种植面积原则上不低于上年水平。二是优化品种结构。优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要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作为主攻方向。要选择适宜于本地种植且优质高产、赤霉病抗耐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寒性好、风险小的品种,要逐步减少或淘汰不耐抗赤霉病、抗倒伏能力弱的品种。三是提高秋种质量。坚持“适期、适量、适墒、适法”播种原则,加大深翻、深耕整地技术应用,提高整地质量;推广“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力争一播全苗,苗齐苗壮,构建适宜群体,全面提高秋种质量。在适宜播种期内,要以土壤墒情为中心,墒情不足时先造墒再整地、播种。四是推广绿色种植。开展“种养一体化”示范工程,依托中央财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肥水管网进田,示范带动畜禽养殖粪污肥水替代一部分化肥,推动化肥减量增效、粮食增产增效、土壤肥力提升。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每县区建设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总数不少于20个。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促进施肥结构由偏施氮磷肥,向增施有机肥及大量、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发展,实现小麦保优提质高产生产栽培;着力推进施肥方式改进,促进施肥方法由撒施向深施、条施、穴施发展,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实施农药减量化行动,落实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融合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推广封闭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防控实行关口前移,采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等措施,控制苗期病虫害和地下害虫。五是组织高产竞赛。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申报小麦高产竞赛,每县区推荐1个小麦超高产田块和1个小麦百亩连片高产田块。六是实行订单生产。推行“按图索麦”模式,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一品种整建制规模化种植,鼓励整县、整镇推进,注重做好专用小麦集中连片作业和统一管理。每县区建立3-5个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整建制乡(镇、街道)、10个万亩以上示范区。七是推进品牌建设。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目标,依托小麦生产功能区,强化绿色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努力打造知名粮食产业品牌。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谋划,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区政府要把秋种小麦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播种面积不减少。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各县、区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用活用好财政资金,支持优质专用小麦规模种植、订单生产。三是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秋种技术培训和服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提高小麦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气象预报、气象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和田管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四是强化降灾减损。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等监测预警,及早制定应急预案,增强抗灾生产的主动性。组织农技人员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进科学抗灾,努力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附件。制定了亳州市2021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任务分解表。
六、创新举措
组织高产竞赛。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申报小麦高产竞赛,由县区推荐小麦超高产田块和小麦百亩连片高产田块。经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现场实收测产,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各县区也要积极组织开展小麦高产竞赛。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亳州市2021年秋种小麦生产指导性意见》印发后,一是与各县区及时沟通,深入解读文件精神,帮助县区把握文件内容,推动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落细。二是指导小麦秋种“适期、适量、适墒、适法”播种,提高秋种质量;同时,加强土壤墒情、苗情、病虫情调查,做好田管技术服务,努力促进明年夏粮丰产丰收。三是及时组织秋种工作调度,适时督导秋种落实情况,确保秋种小麦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原文链接:http://xxgk.bozhou.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75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