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央的原则性要求,各地方要给不同的福利项目列出“清单”。相关主体只要依据“清单”发放福利,自然不会有风险,而干部职工通过看“清单”也就更明了哪些是自己可以放心领取的福利。
元旦春节将至,有关节日福利的话题又成了热点。中办、国办前几天联合印发了通知,在重审“不得以任何名义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的同时,强调应“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正常福利待遇”。
由此可见,严格财经纪律与保护劳动者权益可以并行不悖,而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正常的福利,也并非反腐倡廉的本意。中央下发文件强调了原则,在落实中还需要各地各级党政机关拿出具体的福利“清单”,厘清腐败行为与正常福利之间的界限。有了清晰的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干部职工的正当利益。
就目前来看,在福利发放上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顶风作案,借由各种名义滥发福利;二是简单“一刀切”,连职工的正当福利也一并削减。在28日公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中,超两成与违规发放福利有关,其中有虚报会议费、培训费的,有挪用公款的,甚至还有向企业索取赞助费的。而与此同时,一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回避所谓的腐败风险,彻底取消了基层职工的年终福利不说,有的连加班费、特殊岗位津贴等也一并拿掉。
不能否认的是,两种极端现象的存在,都与正当福利缺乏清晰的边界有关。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提到,有的党员干部分不清哪些是正当福利、哪些是违规发放,而在一些受处分者眼里,违规发放福利的行为“过去几年里感觉很正常”。与这种习惯性违法违纪相对应的,则是饱受基层劳动者批评的“一刀切”取消福利。这种过犹不及的行为背后,同样反映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福利界限缺乏清晰认识,只好走极端保证“安全”。
所以说,破解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制定相应的规则,除了中央的原则性要求,需要各地方出台相应的制度,给不同的福利项目列出“清单”。在“清单”中,尤其要分清楚哪些是不得取消的必选项,哪些是能自主决定的可选项,以及哪些是法纪不容的禁区。再遇到节假日,相关主体只要依据“清单”发放福利,自然不会有风险,而干部职工通过看“清单”也就更明了哪些是自己可以放心领取的福利。
福利发放问题说到底还是个规则问题,规则越清晰,留给相关主体走极端或钻空子的机会就越少。当严格财经纪律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更多地实现良性互动,反腐倡廉的各项举措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娄士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