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区沿海街道办事处蓝旗村一块废弃多年的盐池,今秋却泛起层层稻浪。市农业农村局的测产结果显示,今年此处水稻亩产量最高超过了500公斤。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产碱不产粮”是这片晒盐场地过去的真实写照。几乎丧失了种植生态功能和经济利用价值的废弃盐田,也一度“卡住”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脉搏。2019年3月份,营口盐田土地复垦及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落户这里,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由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项目总占地1.5万亩,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近2700亩。 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稻田,除了苦干,更需要技术支持。项目方与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依次实施引蓄水、田间灌排和土地复垦工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和农艺措施,达到土壤改良及去盐碱的目的。在全国筛选出26种耐盐碱水稻品种,探索重度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市农业农村局也主动协调市水利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全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给予种子、农机等政策扶植。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时下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种植基地,“以稻治碱、以稻治荒”这项试验的成功,为全市盐碱地治理开发探索了新模式,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 原文链接:http://nyncj.yingkou.gov.cn/001/20211115/bdbc1f84-af30-4a22-8d05-814e331ded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