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印发《“十四五”种植业“三品一标”行动实施方案》,推进种植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切实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厅结合实际,制定了《贵州省“十四五”种植业“三品一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1年11月4日
贵州省“十四五”种植业“三品一标”
行动实施方案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印发《“十四五”种植业“三品一标”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种植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种植业转型升级,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品牌打造,选育和推广一批突破性品种和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企业集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加快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粮油和茶菜果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省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县。种植业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品牌建设取得较大突破,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
(二)规模要求
粮食、油料作物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10000亩;茶叶、蔬菜(食用菌、辣椒)、水果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5000亩(万棒),中药材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1000亩。
(三)主要任务
?一是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水稻、玉米、薯类、小麦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优化品质结构。扩大油料作物面积,稳定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品质。稳步增强种植业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科技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提高种植业绿色发展水平。突出绿色引领,加大高质高效生产模式集成推广,通过选用优质抗逆品种、采用轻简化、生态化高效栽培技术,合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品质和质量安全有保障,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培育一批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延长产业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三、区域布局及主攻方向
(一)粮油作物“三品一标”基地区域布局和主攻方向
水稻优势区:重点在黎平、从江、丹寨、榕江、惠水、平坝、播州、湄潭、余庆、思南、金沙等县(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优质食味稻,提高优质专用水稻生产比重,推广良种良法、绿色稻+模式,实行粮-油(菜、菌)轮作,大力提升单产水平,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玉米优势区:重点在习威宁、大方、黔西、纳雍、七星关、播州、凤冈、习水、盘州、水城、六枝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在低纬度中低海拔区域、低海拔区域、城郊、景区区域发展鲜食玉米,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大力提升单产水平,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小麦优势区:重点在贞丰、习水、盘州、兴义、大方、黔西、六枝、纳雍、普定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优质弱筋、高筋等小麦专用品种,努力提高酒用小麦本地化占比,改善品质结构,大力提升单产水平,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满足市场加工多元化需求,提升小麦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薯类优势区:重点在威宁、纳雍、赫章、三都、荔波、思南、德江、紫云、习水等县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脱毒种薯,加强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地认证,提高专用型薯种比重,大力提升单产水平,推动薯类全产业链发展,提升马铃薯和甘薯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高粱优势区:重点在仁怀、习水、金沙、播州、汇川、正安、黔西、贞丰、安龙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红缨子、红珍珠等品种,满足白酒酿造企业对原料需求,加强有机生产基地建设与认证,大力提升单产水平,着力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益。
油菜优势区:重点在播州、黔西、松桃、平坝、碧江、万山、仁怀、兴仁、兴义等县(区、市)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高产高油(酸)低硫苷低芥酸的“两高双低”油菜,推广直播和育苗移栽技术,大力提升单产水平,兼顾菜用、饲用,充分发挥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发展“油菜+”乡村旅游,结合“醉美两高·多彩油菜”农文旅一体景观项目,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经济作物“品一标”基地区域布局和主攻方向
茶叶优势区:重点在湄潭、凤冈、余庆、西秀、普定、平坝、镇宁、纳雍、黎平、丹寨、雷山,都匀、贵定、平塘、瓮安、晴隆、普安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高品质绿茶,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绿色生产、机械管理采收等技术,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蔬菜优势区:重点在威宁、七星关区、黔西、道真、龙里、惠水、册亨、望谟、安龙、罗甸、都匀、关岭、紫云、普定、平坝、西秀、清镇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建设中高海拨高山高原区夏秋蔬菜产业带、低海拨河谷区冬春蔬菜产业带,发展有市场需求、品质高、质量安全的优势单品,集成推广生态化栽培技术和模式,构建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突出贵州蔬菜“干净·优质”核心价值,着力打造“黔菜”公共品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用菌优势区:重点在白云、水城 织金、纳雍、黔西、道真、印江、碧江、玉屏、剑河、晴隆、安龙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香菇、木耳、红托竹荪、羊肚菌等种类,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打造绿色产品。
水果优势区:重点在在修文、麻江、镇宁、罗甸、水城、威宁、望谟、贞丰、榕江、紫云、沿河等县(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区域特色优势树种,提高商品率,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中药材优势区:重点在赤水、正安、德江、江口、印江、石阡、七星关、大方、威宁、赫章、安龙、黄平、施秉、锦屏、剑河、黎平、榕江、从江、雷山、丹寨等县(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道地药材,开展种子种苗优化提升行动,规范中药材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加快提升加工水平,发挥中药材品质特性,增加优质中药材供给。
辣椒优势区:重点在播州、绥阳、威宁、清镇、花溪、新浦、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大方、织金、金沙、石阡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三品一标”基地。重点发展香辣协调、抗逆抗病性强、优质丰产的地方特色和加工型辣椒品种,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椒-稻-菜”“椒-菜-菜”“椒-菌-菜”等高效接茬模式,提升辣椒种植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围绕产业加快选育一批符合市场需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分区域分类型开展品比试验,筛选推广一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品种,提高主导品种集聚度。以市场和生产为需求,加快推进优良品种跟新换代,大力发展专用品种。提纯复壮大方皱椒、红缨子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种。提升育种基地建设水平,优化种子生产基地布局,改善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加快现有国家良繁基地和南繁科研基地建设。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主导品种特性突出、数量搭配科学合理、品种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快推进品质提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施肥结构和灌溉方式,提高利用率,推广集成一批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注重产量和质量并重。优化肥水管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绿肥种植等关键技术,推广绿色投入品,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绿色防控,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分行业、分品种筛选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建立品质评价方法标准,推动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健全完善质量追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加强生产、收获、仓储、运输、加工等质量监测,推行产地溯源二维码等标识管理,做好源头把控、全程监控。
(三)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绿色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在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大力推广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作业,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完善种植管理技术规程,集成配套绿色生态化栽培技术,优化完善品种布局、栽培模式、田间管理、农机农艺、采收、仓储运输等关键技术措施。综合生态环境、作物品种科学施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拉动,拓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延长供应时间,保证产品质量。制定农药科学使用规范。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病虫害防治标准指标,优化科学用药技术,规范用药时间、剂量、品种、方式等。完善生产主体名录,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增加重点监管对象检查频次,严格落实“双随机”要求,扎实开展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分区域、分作物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销衔接紧密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重点区域先行示范促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全域推行种植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四)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建立农业品牌标准,鼓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培育知名品牌。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培育一批“大而优”“小而美”、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制定农业品牌工作管理办法,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发布品牌目录与消费索引。建立农业品牌评价体系,发布公益性农业品牌评价与发展指数,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强化农业品牌监管,实行农业品牌动态管理,加大对冒牌、套牌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促进品牌营销,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电商等平台促进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省农业农村厅将成立种植业“三品一标”行动领导小组。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成立由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推进工作。重点区域先行示范的所在县(市、区)应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小组,加强协调,聚合力量,推进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深入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在农业绿色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项目资金和任务安排中,加大向种植业“三品一标”实施区域的倾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鼓励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种植业“三品一标”领域。
(三)加大科技支撑。支持科研单位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支持种业龙头企业进入商业化育种体系。指导县(市、区)成立种植业“三品一标”专家顾问团,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技术培训。
(四)强化法治保障。在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保护、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联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打击使用禁用投入品、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强氛围营造。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各类媒体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利用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扩大展示推介。各县(市、区)及时总结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种植业“三品一标”生产的良好氛围。
?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zwgk/xxgkml/snwwj/qnbf/202111/t20211105_7154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