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聚、层层梯田簇拥、袅袅炊烟人影、阵阵蛙鼓蛐鸣……是有生命、有生机、有生气的乡村的标签。乡村,是基于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由人类与动植物所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因此,乡村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仅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没有或是缺少人类活动的身影和声音,就不能叫乡村,只能叫荒野。
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直接导致了大量空心村的产生,致使大量原本富有特色、热闹祥和的村庄,开始变得悄无声息。从这角度讲,无论是空心村,还是消失的村庄,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失声之村”。因此,乡村之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失声”之痛。
乡村“失声”之痛,痛点在于大量人口外出打工或者迁移至城市,常住人口显著减少,除了过年、祭祖以外,年轻人常年不回乡,生活居住在农村的基本都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有学历、有文化、有技术、有本领的乡村人才大量流失。乡村“失声”之痛,痛点还在于原本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日渐衰败,亲戚之间走动越来越少,春节年味越来越淡,一些传承上千年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善于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具体化为“有声”的具体行动中去,以此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重塑“有声”的新农村生产方式。以创新、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三权分置”制度为突破口,夯实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共同发展的制度基石,让未来的乡村既有传统农民的声音,也有城市社会资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声音,既要保留乡村畜禽的声音,也要有适应乡村规模化经营的农业机械的声音。
营造“有声”的新农村生活氛围。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使城市智力资源和闲置资本与农村闲置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让乡村成为村民真正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市民的第二故乡,积极打造集生活、休闲、养生、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构建“有声”的新农村社会环境。以提供志愿服务、增加人文关怀为主要手段,转变“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重塑充满人情味的传统农村社会。孤苦无依的失独老人、独自支撑的留守妇女、情感缺失的农村儿童,这一个个特殊群体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要攻克的难点。从国家层面看,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让失独老人老有所养、让留守妇女守有所盼、让农村儿童学有所教。从社会层面看,要在全社会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培育积极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关心关爱农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将这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便可奏响充满人文情怀的田园交响曲。
打造“有声”的新农村民俗文化。以振兴民俗文化、守住民族记忆为目的,让乡俗乡风、民俗记忆、家规家训得以传承和发展,地方政府牵头做好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修复和养护中华文化根基,为乡村振兴铸魂。要投入专项资金保护民俗文化,鼓励企业、社团、民间团体参与投资;要把民俗文化传播和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放消费补贴等形式引导、号召、支持相关企业开发一些高品质的民俗文化产品;乡村的民俗文化传承者要学会借用微视、抖音等新兴网络媒体宣传和发扬民俗文化,不断扩大和提高农村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感,让民俗文化走进城市、走进街道、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助力优秀民俗文化入脑入心。只有多管齐下、博采众议、群策群力,才能有效扭转传统民俗文化逐渐销声匿迹的颓势,在乡村再次奏响百花齐放的民俗文化交响曲。
有声音的地方,才有田园与乡愁;有人的地方,才有家和文明;有关爱的地方,才有生机和希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人类文明之根,要用声音串联起乡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用声音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用声音记录乡村振兴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