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联合国将于2021年9月召开粮食系统峰会,号召各国团结行动,以推进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和更公平的粮食系统。2020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挑战,支持联合国举办世界粮食峰会。
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中方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方十分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粮食与农业系统转型升级,构建更加健康、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粮食系统。
中国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和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中方积极支持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发挥作用。中方主张,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然持续、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各方应坚持“发展优先”,减少科技和贸易限制,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切实加强团结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应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和脆弱群体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提升粮食保障能力,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此次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一、确保粮食供应安全
免于饥饿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自立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前提。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获得充足的、负担起得起的、有营养的食物。
中国一直将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建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近6.7亿吨,平均亩产达到382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1倍、1.3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48.7%,连续6年处于470公斤以上。鼓励科学利用林地资源,通过退耕还林发展了400多万公顷木本粮油、干鲜果品等林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农复合经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丰富粮食供给品种结构,不断满足粮食消费升级的社会需求。
中国高度重视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供需平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物流流通效率。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和特色粮油产品供给,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方愿同各方携手维护国际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采取切实行动,帮助欠发达国家提升粮食保障能力。中方呼吁各国重视粮食全产业链能力建设,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自给保障水平,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促进国际粮食市场有序流通、维护世界粮食市场总体稳定。发达国家应在尊重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减少贸易壁垒和技术限制,在资金、技术、市场、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和分配水平稳步提升。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粮食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世界上的饥饿人口绝大部分处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中国坚持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把解决贫困问题、发展问题当成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当作粮食系统建设的重要原则。
中国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踏上新的征程,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中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较2015年增长50%。通过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扶持小农户发展,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增强小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中方呼吁各方秉持“发展优先”理念,将减贫放在更优先位置,加大资源投入,发挥减贫和发展协同效应,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和饥饿。中方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分享中国农业发展与扶贫的理念、经验和知识,为全球减贫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促进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的粮食系统不仅可以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还有助于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进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积累的智慧。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决不以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来谋发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2015年,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
中国十分重视农业生态保护,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既协同推进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修复,也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启动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批重大工程和补助政策,积极开展人工造林。1999—2019年,中国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174亿元,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贡献了全球同期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在重点流域实施禁渔制度,从2021年 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方期待与各国加强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在确保人皆有粮的同时,促进全球粮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四、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亿多人患食源性疾病,其中约42万人死亡。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安全并重,从产地到销地,从农田到餐桌,逐步规范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明显提升。中方愿与各方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相关国际标准制订,强化全过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跨境动植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为减少食源性疾病、实现健康饮食贡献力量。
五、提升居民营养水平
中国重视食物与营养可持续发展,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积极倡导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食物产业发展模式和“吃动两平衡”的健康膳食理念,推动食物产业发展和居民营养健康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国居民的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摄入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得到显著改善,居民贫血率明显下降。
中国在制定、实施和评估食物与营养政策、方案和项目时充分考虑食物供给、膳食结构、营养需求等现实挑战,关注儿童青少年、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积极推动营养导向型食物产业发展和健康导向型食物消费模式建立。
中方期待与各国以营养健康为引领,在食物产业转型发展、食物标准制定、膳食营养倡导、特殊群体营养改善、营养相关慢性病发生率降低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推动食物与营养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六、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粮食损失和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消除饥饿、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障碍。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高度重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推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工作。在粮食减损方面,推动农业和粮食机械设备和仓储设施改造,实施“粮安工程”和“粮食产后服务工程”,推广适度加工理念和技术,促进粮油资源合理综合利用,加快形成全链条减损标准体系。在反对浪费方面,以每年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节粮宣传活动。设立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多措并举,扩大爱粮节粮宣传范围。2013年,中国发起“光盘行动”,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反对浪费。2021年通过并实施《反食品浪费法》,以法律形式规范餐饮企业和消费者行为。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加强粮食减损合作研究,分享粮食减损实践经验,提高粮食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形成符合各国实际的粮食减损策略。同时,中方呼吁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产后损失,认为应针对食物损失和浪费的成因分类施策,切实采取措施减少食品浪费。
七、科技创新引领粮食系统转型
科技创新是推动粮食系统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出路,是保障粮食可持续供给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一直坚持科技兴国战略,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的集约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市场力量,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农户等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方愿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心态,深化农业和粮食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各方在数字农业、绿色农业、智慧粮食、绿色储粮、农机装备、分子育种和质量安全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互信的基础上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多双边农业和粮食安全合作机制,深化南南及三方合作,加强南北对话,创新经验共享和人才交流合作方式,共同提升全球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八、促进国际发展合作
团结合作是人类应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多重挑战的最有力武器。坚持开放合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科技、信息、知识共享,共同提高世界粮食供给水平,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主动开放市场,积极参与自贸协定谈判,扩大产品和服务进口,降低关税水平,放宽农业领域外资准入,出台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举措,农业扩大对外开放稳步前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也是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中国不断深化国际农业合作,已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
中国始终秉持“发展优先”理念,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优先位置。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利用联合国、G20、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合作机制和平台,促进公平有效治理,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均衡公平的新型全球农业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人掉队。坚持利己达人、以义为先,推动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助力。通过设立中国-FAO“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2021年,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在广州市建设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转运抗疫物资提供支持。中方将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团结合作,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维护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壁垒,全力保障全球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应坚持共同发展,不断强化以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补充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自主发展,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gjjl/202109/t20210923_6377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