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30日在沪发布的2014版《中国城市群数据库》及《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显示,目前中国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上走在前列,位居第一阵营。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居第二阵营。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与东部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位居第三阵营。
该份报告以“都市化进程”和“文化型城市群”为理论指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国六个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最新情况及综合水平进行研究评估。
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指出,在总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虽落后于三大城市群,但远高于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综合指数数值均比较小,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相对落后。六个城市群的五年综合指数结果反映出我国城市群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趋势,这与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依然较大的现实相符合,加大对中西部城市群的支持任重道远。
刘士林分析称,从基本格局上看,三大城市群垄断前三甲的地位在短期内难被动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绝对优势,代表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前进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下,中国各大城市群都在加快发展,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六个城市群各有优势和不足。京津冀城市群的文化发展指数一支独秀,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牢牢占据着中国经济的霸主地位,同时生活质量指数领先,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群。珠三角以绿色发展见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潜力大。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居中位,有着巨大的赶超优势。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虽然在整体上落后,但在一些指标上也有优势。
据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新静介绍,2013报告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但对数量庞大、发展迅速的中西部城市群没有涉及,不利于揭示和观察中国城市群的整体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与趋势。当时的主要考虑是以三大城市群为对象,测试和完善城研院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在2013报告发布并引起广泛关注后,课题组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中西部,新增了位于中部的中原经济区和位于西部的成渝经济区,同时开始关注东部地区的二线城市群,为此增加了山东半岛城市群。
“主要原因在于,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所在的城市群,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有助于了解以直辖市为首位城市的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刘新静说,中原经济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主战场,其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客观评价其得失利弊,不仅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经济发展不足而文化资源丰富”的广大中西部也具有普遍意义。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三大城市群都属于东部,但在行政地位、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上,属于发达地区的“二线城市群”,具有“逊色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却大大优于中西部”的典范意义,是研究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标本。
据了解,今后该报告的研究对象还会不断拓展,直到囊括中国全部的30个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