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培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改革导向。吴江区自承担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试验国家改革试点以来,按照“总体方案—年度目标—季度任务”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系统设计,注重改革集成,因地制宜,压茬推进,落实改革重点项目,着力破解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规范化提升、融资担保、联农带农等关键环节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一批改革创新制度性成果落地实施。 创新做法 坚持以“规范化建设”工作为基础,建立以“四个一”(一套示范体系、一项挂钩制度、一个集成政策、一项金融创新)为核心,“联农带农”为导向的新型农业经营经营主体培育机制,打通关键节点、突出改革创新、凝聚攻坚合力。 一是建立“四个一”培育机制。1.健全一套示范认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建设任务,出台《吴江区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及监测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省、市、区三级示范体系;开展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构建完善合作社国家、省、市、区四级示范评定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三类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类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2.建立一项区领导挂钩制度。印发《关于做好区领导挂钩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通知》,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通过区领导挂钩走访方式,全面宣传一批政策,深入了解一批诉求,真正解决一批困难。3.制定一个系统集成政策。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关切的问题,在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吴江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探索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商环境1.0政策落地,对政务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环境、市场法制环境等作出政策安排,不断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良好营商环境的向往。4.突破一项金融创新。用好“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优势,创新以无形的承包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融资担保方式。印发《苏州市吴江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引导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依照规定,积极开展承包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金融服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固定资产等抵押物不足而贷款难的问题。 二是突出发展模式的“新”。紧扣“联农带农”,探索新模式、发挥新效应,推动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有效提升。1.积极组建劳务合作社。制定《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和促进全区劳务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推进各区镇、街道立足实际,选择一至两种可行性较高的发展模式深入研究和推进。2.推动组建产业化联合体。聚焦产业富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合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建一体化农业经营联盟。通过全程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订单化采购,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帮助小农户提高生产水平、拓宽增收渠道,成功实现技术标准化、组织一体化、销售稳定化,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共带动农户近3万户。3.成功举办全区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举办首届吴江区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培育选拔19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项目,充分发挥其样板引领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全面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逐渐实现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好局面。 主要成效 截至6月底,全区行政村(涉农社区)农村劳务合作社覆盖率达16%,总数达到34家,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超2000个;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为苏州市唯一;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总数达233家,较去年新增214家;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鸣锣上市,实现吴江区农业龙头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列入上市培育辅导期。 一是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水平提升。通过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及监测办法出台,明确了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按照标准成功认定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24家,进一步健全了省、市、区三级示范体系;新增认定区级示范合作社58家,成功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四级示范体系;通过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三类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类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发挥其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推动作用,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动”效能提升。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通过组织方式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进一步提升联农带农作用。去年,吴江区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政策引导下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采取“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牵头组建了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均被评为市级示范,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总数达到20家,位列苏州大市第一,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共带动农户近3万户。以“农村劳务合作社”组建为依托,通过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升,进一步促进联农带农成效凸显。七都镇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吴松源劳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由太湖退捕后上岸的渔民组成,很多渔民原本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空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加入劳务合作社后,提升了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合作社提供灵活就业岗位500余个,解决了上岸渔民的就业难题,促进联农带农、富民增收初显成效。 三是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服务能力提升。一方面积极创新农业农村抵押担保物,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拥有的“承包地经营权”为抵押物,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难困境,为其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政策系统集成,探索出台一个较为系统的优化农业营商环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意见,在把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的基础上,聚焦发展方向,强化创新指引,进一步盘活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驶入发展“快车道”。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gtfy/202108/88f342461b4342e9b15423bb72dc62fe.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