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之一。这里未经污染的土壤、水质、空气等绿色资源为发展肉牛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公认的“最佳养牛带”。近年来,在中宣部“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战略下,科右中旗一边加足马力改良当地肉牛品质、培育优质高档肉牛,一边积极实施数量倍增工程、壮大优质肉牛规模,按下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品种改良牛产业不断向高端挺进
养了不到六个月的西门塔尔小牛犊卖了1.4万元,这让赵全胜的心情格外好。
赵全胜是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王鲁嘎查的改良员,也是布和琴养殖场的负责人。赵全胜介绍说,他卖掉的牛犊是经过“冻精”授配后产下的品种牛,生长速度快、体型高大、抗病性强,价格也更高些。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尝到牛品种改良的甜头,自2016年开始,赵全胜就把养殖的本土黄牛全都换成了西门塔尔,收益也从之前的每年10万左右提高到30万元。而他改良所使用的优质“冻精”,就产自科右中旗的国家级种公牛站——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
在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忙着检测种公牛精子的活力和密度,检测合格的公牛精子经过稀释、罐装、喷码、冷冻等工序,将陆续送往储藏室储存。作为兴安盟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这里每天都能生产1万剂以上优质冻精,为科右中旗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
“自从有了这个种公牛站,不仅省事还省钱。以前到外地去买冻精,又贵、存活率又低,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优质的‘冻精’,而且公司的技术员每个月都会***,向我们教授一些改良技术和养殖知识,对我们发展肉牛养殖帮助很大。”
同样尝到改良甜头的还有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乌力吉图嘎查的温都苏,自从2016年开始改养高端西门塔尔牛,效益就一年比一年好。2020年,温都苏养殖的160多头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年收益达200万元。他不仅自己改良品种牛,还积极向周边农牧户宣传冷配改良技术的重要性和好处。2020年,温都苏采用冷冻精液培育西门塔尔牛人工授精技术,为周边嘎查的300头牲畜进行品种改良,有效提高了当地牲畜品种质量,采用改良配种科学技术的农牧户数量逐年递增。
近年来,科右中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了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良种畜冻精细管,推进无公牛全冷配改良工程,同时通过举办改良员技术培训会,农牧、兽医站等部门***等方式,及时把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送到农牧民手上。现已培训农牧民改良员900名,累计设置冷配站点885处,基本实现全旗12个苏木镇无公牛全冷配工作全覆盖,肉牛人工授精覆盖率达90%以上。
数量倍增 牛产业不断向集聚靠拢
在科右中旗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肉牛育肥基地内,哞哞的牛叫声响彻牛场,兽医和饲养员忙碌于各棚舍之间。2018年,在中宣部的帮助推动下,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先后引进山东阳信鸿安集团、华阳、亿利源公司、呼市侩牛等知名龙头企业,以百利舸肉牛产业园区为产业集聚平台,开展集中育肥养殖。目前,四家公司在百利舸肉牛产业园区肉牛存栏规模达5000余头。
从育种到育肥,科右中旗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随着一系列促产业发展实施,全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的23万头增长到现在的36.5万头,肉牛养殖户达3万户。同时,牛产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旗肉牛合作社达300家,现代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科右中旗的亮丽名片。
与此同时,科右中旗将实施“减羊增牛”总体思路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制定了肉牛产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规划,争取3年内实现年交易量达100万头目标,让农牧民所养的肉牛实现本地销售,增加农牧民养殖效益。
代钦塔拉苏木茫来嘎查的额尔敦宝力高和老伴儿白莲花一改30年养羊的传统,把家中的600多只羊全都卖掉,换了60头牛回来,“养牛可轻松多了,劳动强度没有养羊大。过去雇羊倌一年5.5万元的费用,草料每年也得5万多,现在这些钱都省下了。现在有了交易市场,买卖也方便!”
2020年5月,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开集营业,极大地缩短农牧民运输路程,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带动农牧民养殖的积极性。开市以来累计交易额达14亿元,辐射科右中旗500公里内的农牧民。在肉牛主导产业的拉动下,科右中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10835元。
一个种公牛繁育基地、一个产业园育肥基地,借助水草丰茂的天然优势和产业集群的集聚,科右中旗一步步建立起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雏形,推进肉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原文链接:http://nmj.xam.gov.cn/xamagri/1023721/1023756/qxdt84/440383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