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月份是水稻病虫多发重发时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水稻中后期病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三虫三病”,综合分析病虫基数、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气候条件等因素,中后期病虫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 一、当前病虫发生实况 四(1)白背飞虱:迁入早,田间虫量低于去年同期,沿江重于里下河。7月19-20日调查,全市平均系统田百穴虫量153头,与去年相当,大田百穴虫量68.5头,比去年同期少28头。 四(2)稻纵卷叶螟:蛾峰不明显,田间虫卵量低,零星查见束叶,四(2)代轻发生。高邮,灯下未见,性诱7月6日始见,截至7月20日平均单盆诱蛾1头,大田零星查见束叶。宝应,截至7月18日,灯下成虫未见,去年同期灯下累计诱蛾34头;7月19-20日大田调查,蛾、虫、卵均未见,零星查见束叶。 二化螟:全市平均一代残留虫量183头/亩,一代螟害率0.26%,去年同期分别为61头/亩和0.13%,丘陵山区中等偏重发生,预计二代卵孵高峰期在8月初,比常年早2-3天。 稻瘟病:全市轻发生,大面积零星发生。少部分老病区、感病品种发病较重,如武运粳23号、扬农稻1号等。 纹枯病:系统田最早于邗江7月13日始见,与去年相当,大面积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预计发病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预计中等偏重发生。7月19-20日调查,全市大田平均病穴率3.5%,病株率1.1%。 二、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三病三虫”。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今年水稻适播期面积较大,但仍有部分田块播栽期较迟,后期食料条件有利于两迁害虫滞留为害,若后期天气适宜,台风雨水偏多,两迁害虫迁入为害可能性大。二化螟,全市丘陵山区一代亩残留虫量高,预计二代在丘陵山区局部将中等偏重发生,卵孵高峰期在8月初。纹枯病,为常发性重发性病害,部分早栽田块封行早、发病重,呈偏重发生趋势,预计全市将中等偏重发生。穗颈瘟,感病品种面积大,水稻品种多,栽培方式不同,生育期参差不齐,后期遇连阴雨几率大,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大。稻曲病,我市丘陵山区等地杂交籼稻及粗秆大穗型粳稻品种较感病,加之全市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抽穗扬花期拉得长,穗期遇雨水几率大,预计中等发生,部分田块部分品种偏重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去年丘陵山区少量发生,近期台风烟花将至,若后期多台风暴雨,则存在流行风险。 三、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控对策 一是强化病虫监测会商。认真落实病虫监测、会商、汇报制度,更新监测设备,优化监测手段。全面提升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降低病虫监测工作强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根据全国及省病虫信息,结合我市病虫情监测实况,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计划将组织召开2-3次虫情会商会,交流信息,研讨趋势,为提早做好防治的各项准备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病虫趋势分析及防控技术措施零失误。 二是强化培训指导。结合农药减量增效、病虫绿色防控宣传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将病虫防治的技术要求传递到千家万户。我市水稻品种繁多、栽培方式多样、播栽期不一,地区间、田块间病虫种类、发生轻重差异较大。在精心测报及大面积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的防治技术意见,开展分类指导,提高防治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常发性、重发性病虫要加强前期防控,赢得防治的主动。 三是强化融合推进。水稻病虫防治是全年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重点,要统筹推进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围绕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控要求,及早制订防治总体方案,根据虫情、天气等变化及时修订完善防治策略,科学安排用药时间、药剂配方,推广应用省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 四是强化组织领导。病虫防治工作既是一项技术工作,又是一项行政工作。要将重大病虫、突发性病虫的发生动态及时向行政领导汇报,把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提高宣传发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查考核,明确相关责任,确保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nykj/202107/LU8S0P3HY7XVGY0V3HLF2SCSSNMW8KBJ.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