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全媒体2021年06月09日报)6月4日,昆明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随后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陆续挂牌。这标志着全市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使命后,正式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6月7日,都市时报记者就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成立后的未来规划采访了相关部门,同时探访了部分已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出自身模式的“昆明样本”。
五华区
坚持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6月4日,昆明市五华区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五华区乡村振兴局将围绕“一县一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质量效益。
五华区扶贫办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五华区乡村振兴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形势和任务,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围绕“一县一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质量效益;深化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动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不断开创五华“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
盘龙区
积极探索帮扶水源区街道模式
继昆明市乡村振兴局挂牌后,盘龙区乡村振兴局也挂牌成立。此次挂牌,标志着盘龙区“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也标志着盘龙区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
接下来,盘龙区乡村振兴局将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推动盘龙区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围绕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化,紧紧围绕松华坝水库水源区保护发展,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特色发展之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让水源区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按照工作计划,2021年起,盘龙区将持续在水源区4个涉农街道开展乡村振兴工程建设。2022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创新突破,形成一批有明显示范效应的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进入成熟期,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定型,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
结合水源区工作的实际,盘龙区还将积极探索城区街道挂钩帮扶水源区街道、区属各职能部门挂钩包保水源区街道,动员8个城区街道所辖各企业开业帮扶、捐赠帮扶、智力帮扶、教育帮扶及其他帮扶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安宁市
持续推动安宁农业农村现代化
6月3日,安宁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安宁市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迈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新起点。
挂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安宁市“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力量和制度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迎来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
安宁市始终坚持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首要位置,持续压实压紧责任,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下一步,安宁市乡村振兴局将继续强化政策、工作、机构队伍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从农村实际出发,鼓足干劲加快推进安宁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篇章。
嵩明县
出台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奖补方案
储备144个(2021—2023)乡村振兴项目、出台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奖补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实施“个十百”工程……截至目前,嵩明县乡村振兴工作正在稳步有效推进。嵩明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四五”期间,嵩明县将分年度实施“个十百”工程——倾力打造1个示范镇,1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村庄。
2021年以“1+5”的工作思路,原则上由每个镇(街道)优选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的1个精品示范村和5个美丽村庄,在全县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25个美丽村庄,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点,抓点串线、由线促面,在2022年至2025年,完成余下“个十百”工程,推动乡村振兴。按照打造“个十百”工程总体部署,目前由嵩明县领导牵头,嵩明县农业农村局、嵩明县发展改革局、镇(街道)等部门,采取实地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等方式,召开项目申报动员研讨会议,在村(社区)组织群众充分讨论基础上,由镇(街道)召开党委会(党工委会)研究上报,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确定了小街镇创建示范镇,筛选精品示范村17个,美丽村庄100个。
同时,确定示范镇创建项目10个,计划投资9022.73万元,精品示范村项目101个,计划投资18.93亿元,美丽村庄项目184个,计划投资22.79亿元。另外,为扎实推进嵩明县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嵩明县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嵩明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奖补方案。从嵩明县乡村振兴局提供的一份《嵩明县2021—2023年乡村振兴建设储备项目》中看到,嵩明县已经筹备了144个项目,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0项,水环境综合治理18项,乡村产业发展26项,乡村旅游15项,乡村道路建设7项,水利工程建设24项等等。该文件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开竣工时间、主管部门,及项目业主,是一幅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作战图”。
东川区
将建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振兴,东川区该怎么做?东川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加强产业规划统筹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政策,加强产业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库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效益。二是选准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落实,增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促进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三是深入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加强扶贫产品认定,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兑现奖补政策促消费、开展电商助销售、网络直播拼购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该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介绍,其次要持续开展群众思想教育,提高群众内生动力。同时,持续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深入拓宽群众就业增收途径。“我们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一是完善返贫预警监测机制,通过村(社区)干部、帮扶干部不定期跟踪回访和农户自行申报等途径,及时掌握脱贫户返贫情况和边缘人口致贫情况。建立动态帮扶机制,对出现的返贫和新致贫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安排帮扶人员落实帮扶措施;二是全力推进示范创建,对照示范镇创建30项指标,示范村创建74项指标,举全区之力全面推进阿旺镇及11个示范村创建,为全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批可复制的先进典型经验;三是完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镇、村三级规划,以规划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合理布局,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是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红黑榜’考核实施方案。建立区级领导包保工作机制,每个区级领导带领1个区级行业部门包保1个村,确保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实。”这位负责人表示。
禄劝县
把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6月5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新组建的乡村振兴局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
禄劝相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下一步,禄劝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精神要求,结合禄劝县的实际,保持过渡期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任务,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自我革新的勇气、进取创新的思维、奋发有为的状态,让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寻甸县
培育提升云岭牛、功山羊等品牌
脱贫摘帽后,寻甸县在保持脱贫攻坚指挥体系不变的基础上,编制了《寻甸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寻甸县乡村振兴战略空间规划》,以及16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及空间规划、N个村庄规划和实施方案,构建了“1+1+9+16+N”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组织引领等全领域进行了细致的谋划部署,绘好蓝图、挂图作战。
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思路,持续打造“369”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提升云岭牛、功山羊、苗家鸡、马铃薯、草莓、构树产业等品牌,重点推进省级“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建设。在主体培育上“引好路”,在产销对接上“牵好线”。
全县创新开展乡村振兴“1镇6村”和“一镇带三村”试点工程,以点带面,以线连片,通过创建产业品牌、提升乡村基础、推动产城融合、农旅融合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批在全县范围内可复制、易推广、带动强、能引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等资源优势,成立乡村振兴战略智库中心,聘请华东理工大学19名专家和省内外“三农”领域18名知名专家担任寻甸乡村振兴顾问。专题培训增动力,志智双扶激活力。
宜良县九乡乡麦地冲
6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麦地冲核心示范区运营启动仪式在宜良县九乡乡麦地冲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宜良县分别与旅悦集团和云南麦居彩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委托运营协议。通过这两个协议的签约,为麦地冲核心示范区的运营提供了外部市场与内部管理的有效保障。
麦地冲村区位优势明显,距九乡风景区仅3.5公里,距三脚洞风景区仅1公里,距九乡集镇仅2公里。以前对于村民来说,“背靠”九乡风景区,旅游不过是景区里转一转、走走看看的事,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自宜良县发展全域旅游后,九乡乡党委、政府便把心思动到了发展乡村旅游上。请来浙江大学农学院团队给予技术支持,精心设计彩色水稻图案,2019年5月,第一株彩色水稻秧苗被插到稻田里。3个多月后,鱼肥田美,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一年多的实验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验区获得阶段性成果,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处置盘活机制,新农人、新乡贤、新村民培育机制,产业增值收益留村哺农机制,村政服务体系和乡村善治机制,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组织动员机制等八大机制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做法和初步模式。其中,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建设,麦地冲通过盘活闲置生产性房屋改造为示范民宿区,成立集体资产运营公司引来了返乡创业人才。
西山区核桃箐
6月5日恰逢芒种节气,当天,西山区团结街道律则社区核桃箐小组的村民插下最后一茬秧苗,预示着种下新一年的希望。这个原本以农业为支撑的乡村,正在从文化旅游强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持续获益,走向乡村振兴的大道。
走在干净整洁的入村公路上,好客的村民笑容满面地迎上来。西山区团结街道律则社区彩色水稻项目负责人毕洪伟介绍,作为昆明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和西山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经过2年多建设,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除彩色水稻外,目前开发有高空玻璃漂、步步惊心网红桥、峡谷漂流、稻田摸鱼等项目,乡村生态游品质明显提升,彩色水稻种植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游客前来观光,游客最多时每天达近万人。在农旅融合带动下,村内已开起农家乐6家,特色小吃店12个,农产品摊点15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10余人参与家乡建设。
据介绍,核桃箐小组2014年按照“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三清四美三宜”的城乡发展新格局要求,被列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总投资1225万元。项目对进村公路、环村主干道、 村间步行道、村间污水收集管网、民俗文化广场、停车场、小游园及活动广场、村庄风貌改造、生产生活景观、 消防引水工程、环卫设施、集中养殖小区、村庄亮化工程、民族寨门、 村庄绿化及水景观建设等17个项目建设,使核桃箐居民小组的社会、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西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先武介绍,西山区团结、碧鸡、海口3个涉农街道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1.97%,区位交通优越,均位于主城半小时经济圈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王先武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西山区要进一步将好的思路落实到图纸上,图纸内容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工作中坚持生态优先、美丽宜居,以三产融合促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并在法治、德治、自治三方面同步发力,抓好抓实乡村治理,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西山区将以产业带动为关键,实施老果园提质增效技术示范4000亩、花卉园艺种植1万亩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个以上;推动49件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建设,完成海口大营庄新村等9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要依托草莓、苹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并通过电商渠道、筹办农产品展销节等方式,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主要收益留给农民。
呈贡区
“宝珠梨”产业链年旅收2000余万元
2013年以来,呈贡区以梨花为媒、打造“呈贡宝珠梨”文化品牌兴城,连续9年举办“万溪梨花节”“万溪宝珠梨”采摘节,通过活动品牌及产品的持续孵化,打造旅游产品线,沉淀出一条以“春花”“秋实”为核心产品的“呈贡宝珠梨”文化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产业聚集,成为呈贡区乃至昆明市最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2020年1月,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被选入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1+5”示范村,成为“1+5”实验中的“1”。
为了唱好乡村振兴这台“大戏” ,2020年3月,呈贡区出台了《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方案中明确,围绕传统的宝珠梨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到2022年3月,将万溪冲社区打造成为与宝珠梨文化相关的包括休闲、娱乐、购物、餐饮、学习等多位一体的创意小镇,为全省乡村振兴树立标杆,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昆明经验”。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针对万溪冲的发展优势及挑战,万溪冲这块实验区将侧重全面打造宝珠梨生产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吸引人才进入社区、盘活闲置房产,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
据悉,实验区建设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9.11—2020.04。围绕着不同的实验目标,与相关农户尤其是万溪冲主街道的农户一起召开会议进行商议,选择自愿参加示范性活动的农户,从小做起,逐步摸索经验,逐步展开。与此同时,组建从市、区到社区的实验小组成员团队作为核心团队,进行记录和材料整理。第二阶段为2020.05—2021.10。开展不同实验活动内容的主体建设部分,并根据进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制定监测评估体系,每个季度进行参与式监测评估。第三阶段为2021.11—2022.10。对万溪实验社区的建设过程、经验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形成政策建议提供区委、区政府,改革类实验形成规范性文件,建设类经验在全区内适度推广。
富民石桥村
富民县永定街道南营村委会石桥村,是昆明市6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之一。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工作方针,石桥村探索并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其乡村振兴模式,值得借鉴。
近年来,石桥村以党建引领、盘活资产、能人带动、村民入股、公司化运营等为引擎和抓手,全方位推进创新实验区工作,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石桥模式”。
2020年11月,永定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由党工委书记李晓吉兼任中共南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强化街道驻村工作。同时,永定街道党工委推出了“3+8”创新工作模式,由街道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派出党建指导员等“八大员”进驻石桥村,以乡村振兴实验区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负责石桥村党的建设、项目策划和组织实施、制度建设、经验总结、文化宣传等系统工作。
石桥村通过村民入股、富民县产投公司入股投资、银行融资和上级产业扶持项目资金投入等累计筹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田园观光、户外拓展、特色水果采摘为一体的南西桥生态休闲园,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康养基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石桥现行的村规民约基础上,驻村工作组与党员群众共同研究建立了石桥村村民自治规章制度体系,出台了《石桥村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级社会治理水平,石桥村逐渐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崭新风貌。
在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发扬文明乡风工作中,石桥村围绕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方面,明确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了文化浸润家家户户。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1-06-16/3977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