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的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院内灯火通明,大货车进进出出。各种蔬菜摆满了库房,一箱箱黄瓜、大白菜、西红柿、青椒等新鲜蔬菜,被工人们搬到早已等候的货车上,整个场面忙碌而有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都市民的“菜篮子”是否得到满足?随着北京返城客流增加,市民对蔬菜的需求能否得到保障?对此,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迅速实施相关举措,落实好“菜篮子”供应保障责任。与此同时,相关农业企业也提前复工生产,全力做好蔬菜生产配送,供应链能力、人力资源调配、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集中检验。
启动“小农业”应急保障功能 全市日产蔬菜2100吨
“大城市小农业”是北京的特点,农业体量虽小,但其应急保障功能,是这座特大城市在特殊时期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面对疫情,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及时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并专门设立了“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组。
“菜篮子”稳产保供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对此,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向各区政府印发相关通知,要求认真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同时,向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北京“菜篮子”市场供应倡议书,鼓励企业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保障供应。
疫情加之近期的低温降雪天气,给京郊广大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带来生产困难。对此,北京市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农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等部门,为广大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保障服务以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其中,北京市农技推广站组织专家团队采取多种方式对七个区40个生产基地开展指导,特别针对草莓滞销问题提出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在保障生产的同时,北京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监测全市主要菜篮子产品供应和流通情况,掌握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情况及近期蔬菜量价变化走势、农产品交易动态以及主要蔬菜品种来源地变化信息。
与此同时,北京还建立生产供应企业实际困难台账。目前,全市遴选50家重点蔬菜生产主体、71家规模畜禽养殖场、42家规模化水产养殖场、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并举一反三同步收集全市其他生产主体的困难,梳理建立动态问题台账,逐一挂账协调。
通过摸底“菜篮子”生产供应情况,截至2月7日,北京蔬菜种植面积约4.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4.5万亩,包括30多个品种,日产量约2100吨,可满足市民“菜篮子”的应急保障。
需求激增导致“爆单” 企业提前复工保生产
受疫情影响,今年在北京过年的人数较往年偏多,春节期间家庭采购蔬菜量大幅增加。对北京的蔬菜供应企业来讲,本次疫情也是一次“大考”。
“几个线上销售平台已经严重爆单,连续几天的订单量都跟‘双十一’差不多,还有不少老顾客在微信上咨询发货时间。”北京密农人家企业的负责人孔博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各村陆续开始采取限流措施,控制人员出入,大集、早市等取消,不少农产品断了流通渠道。激增的需求与积压的库存摆在面前,孔博召唤同事们提前结束了假期。
作为一家新农人组成的蔬菜电商物流企业,目前,密农人家的电商平台每天的蔬菜订单达3000个左右,春节到目前已累计供应约25万斤蔬菜,满足市区3000个家庭的消费需求。为了完成每天的订单,孔博带着公司的一群“80后”新农人,日夜不停忙碌着。
蔬菜生产企业同样感受到了订单供应的压力。作为北京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北京天安农业负责人刘艳飞介绍,从正月初二早上开始,商超渠道各店铺发现订单量异常增大。“渠道需求量一时间达到平时的5倍—6倍,高峰时日订单量达到五六十吨,在订单需求量突增情况下,春节期间储备的货量仅两日内就能全部投放完毕。”
面对严峻的保供任务,天安农业立即成立了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对于保供应、稳市场、防疫情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明确了重要任务、人员分工、关键流程和应急办法等。
为了加大生产力度,天安农业除了公司一线员工停止倒休外,临时启动了多渠道招聘临时工。但因为春节期间,临时工的人数也很难保证,所以,公司的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停止休假,纷纷回到车间,参加到一线的加工包装中。车间工人、超市员工以及参与支援的行政人员,很多是连轴转。
“为了交付订单有的人连续作业二十几个小时不休息,有的人腿脚都累肿了,还有的人病倒了。”刘艳飞说,公司上上下已把个人的疲惫辛劳抛之脑后,“满脑子都是竭尽全力完成订单、保证供应,让市民有菜可吃。”
紧急调用不“断档” 宁可亏本不涨价
目前,天安农业除了调用为春节期间备用的库存外,还紧急调动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自有基地和订单基地,加大采收量并启动周边农户、农场的紧急供应。
为了保障供应时效,该公司使用空运紧急调运海南基地的蔬菜到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超市。除了自有车辆增加出车次数外,还紧急调动社会车辆,实现快速补货。
据统计,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天安农业向北京市场供应的蔬菜100个品种以上,平均每天蔬菜供应量55吨,总供应量达到660吨,直供152个超市、36个社区,保障了疫情期间市民的蔬菜供应。
当前特殊时期,一方面是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疫情导致人工、物流、物资等生产成本抬升,保障“菜篮子”价格稳定十分艰巨,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
“宁可亏本,也要让老百姓吃上平价菜!”刘艳飞坚定地说,为了配合政府部门控物价、稳市场、定民心的管理措施,该企业第一时间做出不涨价、不哄抬物价的决定和承诺。
据介绍,从正月初二起,北京批发市场价格开始疯涨,尤其是大白菜、白萝卜、圆白菜、黄瓜、西红柿等常规品种,因蔬菜多数是合作社农户种植,虽然有固定周期调价机制,但对特殊时期的价格暴涨,也比较敏感。
“出于保障货源,天安农业依照市场价格,同步调整农户收货价格,但销售价格并没因蔬菜原料上涨而同步调整,宁可自己亏本也要为维护市场秩序,为稳定人心尽一份力。”刘艳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