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做强农业芯片贡献农垦力量”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种子大会农垦种业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种子协会及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共谋打造“种业航母”,共商如何贡献农垦种业力量。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要害。农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据中国种子协会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种子企业销售收入和商品种子销售前十强中,农垦企业分别占有2家;中国种子协会认定的57家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中,农垦种子企业有4家,占比7%。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尚兰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农垦种业企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塑造农垦种业品牌,不断促进企业壮大实力,在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大基地建设、企业联合、联营、联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农垦种业拥有制种基地近200万亩,约占全国种子基地的13%,农垦种子企业制种量约为88.5万吨,约为全国种子企业制种量的14.5%;种质资源保存量达11余万份,300余份作物品系参加国家、省联合体区域试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5家。农垦种业已经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起好了头、迈开了步。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种业“大基地”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整合种业基地和科研资源,实施联合联盟联营,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农垦土地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连片,土地总面积5.43亿亩,其中耕地面积9364万亩,较强的土地资源潜力为农垦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基地,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农垦种业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努力打造农垦种业“大基地”。
中国农垦种业联盟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农垦种业企业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了全国农垦良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交流活动和推进全国农垦良种展示示范基地电子展示平台建设,加快建立了先进高效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组织联盟成员单位赴三亚与海南农垦座谈研讨,积极争取有关优惠政策,推进联盟成员单位建设南繁基地。截至目前,15家企业被认定为“全国农垦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基地”,建立储藏厂房超过24万平方米,加工场地超过9万平方米,作物推广面积超过8700万亩。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农垦种业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公司种子基地建设。海南农垦南繁集团可为南繁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科研育种基地近3万亩,能够满足各省现阶段对南繁科研育种用地的需求。华垦种业在原有农牧场种子扩繁基地建设基础上,联合农垦农牧场,建设6个种子扩繁基地。皖垦种业拥有10个标准化种子育繁基地,总面积逾20万亩。黄泛区地神种业也建立了有机绿色酿酒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其中有机小麦基地认证5万亩,绿色小麦基地认证2万亩。宁夏农垦贺兰山种业集团常年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万亩左右,年生产种子850-1200万公斤,年产值达7000万元。
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种业“新硅谷”
近年来,中国农垦种业联盟不断推进成员单位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农垦种业科技创新硅谷。目前已授牌6家联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担了国家、省、部及合作课题10余项,与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垦大学、沿江地区农科所、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300余份作物品系参加国家、省联合体区域试验,种质资源保存量达11.9万份。同时,一些较大的种子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科创中心,从事育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近千人。
北大荒垦丰种业投资近4亿元,建设自有研发中心1.3万平方米,设有种质资源库和种子科学、生命科学、未来科学、高通量植物表型鉴定“四中心”,配备国际领先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先后从国外引进3位具有国际经验和视野的海外高端研发人才,现有研发人员384人,占员工总数的近30%;构建了流水线运行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基本完成阶段性研发基地布局;形成了年参试品种300多个,年审定品种近30个的育种研发能力,基本完成阶段性研发基地布局。
江苏农垦大华种业推动公司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2020年自主选育品种成效显著,1个通过国家审定,2个通过省级审定,13个完成试验程序,7个品系进入各类生产试验,3个组合进入各类生产试验,28个品系参加各类区域试验,6个组合参加各类区域试验;征集具有特色的水稻新品系130多个,麦子新品系40多个,进行多点测试鉴定后发现了7个有特色、综合性状良好、具有开发价值和竞争力的水稻资料。
皖垦种业在大圹圩基地开展水稻、红麦品系测试和新品种展示示范。投入科研资金700多万元,审定品种7个,其中3个为国审品种。皖垦糯5号承袭了公司皖垦糯系列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特点,2020年种植推广期间,得到了皖、苏、沪等长三角省份广大经销商、规模种植户、合作社和普通农户的充分认可。
海南农垦南繁集团正在建设面积达5000亩、总投资3.2亿元的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自贸港的背景下,南繁种业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目前已有全国29个省份超700家“育、繁、推”相关种业企事业单位近7000名科技人员参与南繁工作。
深化内外协作构建种业“新航母”
近年来,农垦种子企业充分利用系统内资源优势,在加强内销的同时,通过创新发展电商等现代营销模式,积极推广外销,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垦丰种业加强内部统一供种模式,2020年在本垦区统供面积2216.9万亩,统供比例50.8%。大华种业大力推广新品种,召开百场观摩推介会,市场销路逐步打开,优质品种供不应求;创建线上服务体系,开通了“大华农服”微信订阅号,创建了直播平台,开展在线直播讲堂、专家问答培训、网上示范擂台、农技知识推送、自主品种推荐等服务活动,建立搭建了总部和区域市场种植大户服务群25个,开展技术服务视频直播11次,服务农户万人次,活跃粉丝3500人以上。皖垦种业在原有三个事业部的基础上整合营销资源,成立营销中心和水稻发展中心,两个中心根据品种和区域市场特点,统筹开展种子营销,并加强对分公司营销业务指导,统一营销策略,统一营销价格,基本形成“两大中心为主体、分公司有益补充”的统一营销体系。华垦种业进一步灵活机制,约束激励,评聘结合,在原有种子销售团队的基础上,创建6个种子销售团队。通过强化营销、做活机制,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轮滚动,驱动良种走出农垦。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二级巡视员王林昌在论坛致辞中说,近年来,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努力推动成员单位良种、种植、收储、加工等主体联合联动,通过建立各主体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全面促进种子产业与粮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种子产业链向纵深发展。2020年,北大荒垦丰种业与象屿集团达成了在品种销售、品种种植、粮食收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意向。象屿集团在黑龙江的各个粮食收购平台积极收购垦丰玉米品种产出的粮食,种植户实现粮食及时销售变现,象屿集团获得优质稳定粮源,北大荒垦丰实现了粮食销售端的产业链延伸,达到了三方共赢、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ncj.shenyang.gov.cn/releaseCms/dynamicArticle.do?siteCode=SYNW&selfSiteSiteId=151088473035277&columnLogicId=151088484055665&navigationSiteId=151088484055665&isWap=0&logicId=16184791253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