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20-2021年度小麦播种面积566万亩,比上年的504万亩增加62万亩,增加12.3%。2月下旬,随着气温回升,我市小麦自南至北陆续返青进入返青期。总体看,今年小麦安全越冬,苗情较好,墒情较为适宜,有利于小麦返青及返青后早发稳长。
一、当前苗情特点
1、早春气温偏高,返青时间偏早
今年我市早春气温回升较快,温度偏高,据气象部门监测,2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2.4℃,较常年偏高3.7℃;中旬平均气温5.1℃,较常年偏高4.6℃,比常年3月上旬平均气温(4.1℃)还高了1℃,特别是2月19-21日平均气温达到12.8℃。气温回升较快,促使小麦迅速进入返青期,从南至北返青时间约在2月22日-25日,属于返青较早的年份,比常年提前7-10天左右,比上年早2-3天。据在沧县张官屯麦田调查,2月18日土壤尚未完全化冻,麦田叶色枯黄,小麦还处于越冬期,2月23日调查耕层土壤已完全化通,麦田叶色黄绿参半,小麦心叶已长出1厘米以上,进入返青期。
2、越冬情况较好,麦田实现安全越冬
去年冬天入冬较早,加之越冬期极端低温的影响(1月7日凌晨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到-20℃以上,南皮最低气温降至-22.8℃),小麦叶片受冻害程度较常年偏重,大部分麦田枯叶达到了50%以上。调查中没有发现麦田大面积死蘖死苗的现象,整体看越冬情况较好,麦田实现安全越冬。但存在有的麦田个别单株分蘖返青良好、主茎心叶冻枯死情况。
3、主体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
据调查统计,全市566万亩小麦,一、二类麦田占总播面积的82.5%,其中一类麦田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二类麦田比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三类麦田比上年减少5.4个百分点。主体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亩总茎数67万-95万,主茎叶龄4叶1心至6叶1心,单株茎蘖数2.7个、次生根3.6条,整体苗情稍好于上年,接近常年。
4、主体麦田墒情适宜,无明显旱象。
我市小麦进入越冬期,冬春季气象干旱严重,基本没有有效降水。但小麦越冬前2020年11月17日-18日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各县(市)平均降雨量25.4毫米;返青后2月28的雨雪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19.2毫米。加之节水保墒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目前主体麦田墒情适宜,无明显旱象。据调查,足墒播种和播后浇蒙头水且播后镇压质量高的麦田土壤含水量均在70%左右,有的在75%以上,墒情较为适宜,有利于小麦返青及返青后早发稳长。但整地质量差或镇压质量不到位、降雨量又偏小的麦田墒情较差,已露旱相。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市小麦实现了安全越冬,整体苗情、墒情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由于播种时底墒不足、整地质量差、浇水后没有及时锄划、镇压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存在土壤塇松、地表板结裂缝、保墒能力差等问题,耕层土壤失墒严重,墒情较差,给小麦抵御旱、冻灾害和返青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今年早春气温回升快,小麦返青提前,生育进程加快,起身、拔节等春季生育期也可能提前。但我市春季气温极不稳定,小麦遭遇“倒春寒”受低温冷害的风险增大。三是个别地块存在白籽下地、播前种子处理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发生根腐病、茎基腐和纹枯病的几率增加,部分麦田没有进行杂草秋治,播娘蒿、雀麦、节节麦等杂草点片偏重发生。
三、今春麦田管理技术建议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特点,麦田春季管理要以节水提质增效为主导,突出抓好节水保优、培育壮苗和病虫害防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巧用肥水,合理促控,促穗数、保粒数、争粒重,夺取夏粮丰收。重点抓好四项关键技术:
一是镇压锄划,保墒增温促壮苗。对于土壤板结、裂缝较多、吊根苗、土壤塇松、秸秆还田质量差的地块,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粉碎坷垃,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减少水分蒸发,起到土壤提墒、保墒和麦苗抗旱防寒的作用。对于长势过旺麦田,要在起身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起到控旺转壮作用。麦田在早春及时进行锄划,可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灭除田间杂草,促苗早发稳长。镇压、锄划结合起来,先压后锄。提倡采用镇压锄划一次性作业机具进行,以实现节本增效。
二是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坚持因地因苗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运筹春季第一次肥水。对于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苗情较好的一类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前后,氮肥后移,加速分蘖两级分化,减少春季无效分蘖和无效水分消耗,降低后期倒伏风险,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对于群体充足、个体较差的二类麦田要促控结合,第一次肥水时间掌握在起身中后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对于墒情较好但群体较小、苗情较差的三类麦田要以促为主,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掌握在起身初期进行,结合浇水亩施尿素7~10公斤和磷酸二铵5~10公斤,做到提早管理,一促到底。对于旱情严重的地块,无论是几类麦田,返青后都要及时浇保命水,浇水量以浇小水为宜。抽穗扬花水是决定穗粒数多少和千粒重高低的关键水,高产麦田在浇好春一水的基础上,为确保产量,还要浇好抽穗扬花水。旱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要在土壤返浆后借墒及时进行顶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用施肥机具开沟条施;若生育中后期遇雨,每亩再追施尿素6~8公斤。
三是关注天气,积极应对“倒春寒”。“倒春寒”是我市春季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返青早的年份更容易发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及早科学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在强冷空气到来之前,通过对缺墒麦田及时进行灌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调节近地面层田间小气候,减轻低温冻害对小麦的影响。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中耕锄划、喷叶面肥等措施,加强管理,进行补救。
四是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做好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密切关注病虫草情的发生动态,根据当地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科学选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调节剂等,及时开展“一喷综防”“一喷多效”综合防控,实现减药增效,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化学除草要在返青后拔节前进行,除草剂用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不重喷不漏喷,在晴天无风白天气温不低于10℃上午9点至下午4点间施药。拔节后禁止施药,以防出现药害。
沧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原文链接:http://www.nync.cangzhou.gov.cn/nszd/780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