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习惯了和土地打交道,祖祖辈辈通过种地维持生计的传统延续至今,从古时候起,人们就懂得通过种地来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以前虽然在封禁社会的统治下,但是很多农民最起码还有土地可以种,向往种地为生。从中国改革个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从发展中国家逐渐像发达国家靠拢,不说农村老百姓都能过上小康生活,但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很多农民体会到了幸福感,在村里也时常听到一些老辈人说,现在生活好了是想都不想的事情,感谢国家的帮扶,在国家的帮扶下,农民才得以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现在农村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好,每年很多农民都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
皮肤黝黑,青筋突出。这是张文明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很符合大多数人对于农民的印象。没错,他就是河南省司寨乡平陵村的一名农民。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没有打击到张文明,“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但这位65岁的庄稼人却有自己的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张文明所在的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仍在种地的这些农民,大多抱着“挣俩活钱儿”的平凡想法,“不指望种地致富”。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影响着国运民生,“吃饱饭”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温饱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凸显了一个基本道理: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吃饭问题似乎已不存在。但算起来,我们挥别粮票也不过20多年。解决了“吃得饱”的基本需求,还要解决“吃得好”的升级需求。居安思危,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安全过关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碗里盛满优质的“中国粮”,实现全面小康才有最坚实的基础。
让农民成为“专家”。“农忙时节缺人手、科学种田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之问,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从更深层面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是一个尴尬的身份标签而非职业称谓,新型职业农民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现代农博园、乡村民宿、农业综合体……随着一个个全新的现代农业形态正在不断涌现。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才能剥去“农民”贫穷落后等身份标签,让农民告别传统的“身份”称谓,成为从事体面、令人羡慕的职业,让职业农民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真正大有可为。故而,以工匠精神培养大批擅长某项农业技术的“专家”已经刻不容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谁来培养?确立农企和院校为主体,建立政府、社会与企业、院校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体系,制定长效的培训计划,拓宽新型职业农民来源,以农民需求为核心,用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主动参与;二是如何培养?在具体培训中,发挥“田教授、土博士、水秀才”的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与实用相结合、扶持与服务相结合,及时提供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信息,真正学得“管用”,避免教学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从多方位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