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规

TOP

《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2021-07-02 来源: 作者: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6月28日9时30分召开《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介绍《实施意见》有关情况,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玉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一同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国际在线、香港商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凤凰网、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等33家媒体近50名记者参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壮主持了本场发布会。

  李壮:

  各位记者: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呈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乡村旅游发展将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同时也将为吉林省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助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6月25日刚刚召开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大会,会上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女士,她将向大家详细解读《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玉广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请各位媒体予以充分的关注和报道,下面首先请杨安娣厅长介绍情况。

  杨安娣: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来吉考察指示要求,着力提升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资源价值兑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吉林乡村旅游“升级版”,6月25日,省委、省政府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大会。

  省委书记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会议,吉林市、延边州和龙市、辽源市东辽县朝阳村、长春中东集团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会上,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21〕10号),现将《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打造吉林省旅游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粗具了规模,形成了特色,积蓄了潜力,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4.77%、35.65%,均高于全省旅游业平均增速2倍左右。乡村旅游也是疫情后恢复最快、第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产品业态。形成了以冰雪旅游为代表的“白色”、以农耕文化为依托的“黑色”、以生态旅游为基调的“绿色”、以丰收时节为特征的“金色”、以弘扬抗联精神为主要文化内涵的“红色”等“五色”产品体系;培育了以延边安图和白山临江为代表的资源依托型、吉林丰满为代表的区位依托型、四平铁西为代表的政府推动型、长春双阳为代表的市场依托型和九台为代表的产业依托型发展模式;打造了吉林神农庄园、舒兰二合雪乡、延边金达莱朝鲜族民俗村、临江松岭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发展典范。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共分五个部分,突出两个功能定位,一是从宏观上谋篇布局,代替规划发挥指导作用;二是在微观上注重实效,提出有创新突破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一)总体要求。一是指导思想,坚持“三产融合”,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二是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乡村旅游规模扩大、品质提升、基础进一步完善、贡献显著提高,接待人次、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和25%以上,实现“十”集聚、“百”系列、“千”个精品、“万”名人才,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东北领先、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布局。对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环城、沿路、依江、邻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一环双线三带十区多点”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即:构建长吉都市乡村旅游休闲环,建设东部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环线、西部乡村旅游生态体验环线,打造松花江休闲度假旅游带、鸭绿江边境风情旅游带、图们江避暑休闲旅游带,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十大”乡村旅游县域集聚区。

  (三)重点任务。共7个方面19项任务。一是产品提质升级,坚持试点示范先行,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以及“后备箱”工程,促进乡村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二是强化文化赋能,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举办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加快发展特色民宿,破解关键证照办理问题。三是加强标准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开展资源普查,完善标准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村旅游环境,推进智慧旅游发展,逐步改善乡村旅游整体环境。五是加大宣传推广,创新营销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我省乡村旅游新形象。六是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七是壮大市场主体,增强企业竞争力,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三变改革”。

  (四)政策支持。共4个方面11项措施。一是在资金支持上,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各市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加强信贷支撑,拓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二是在用地保障上,通过“点状批地”“点状供地”“租让结合”旧房集体收购和土地复垦等方式,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整合资源创建一批民宿集中村、乡村旅游目的地。三是在人才培养上,实施“乡村旅游领军人才”计划,培养万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人才下乡”工程,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将乡村旅游人才纳入乡村振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范围。四是在优化环境上,落实降税降费政策,简化乡村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和手续;支持各地开展政策制度创新试验,破解制约瓶颈;加强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样板。

  (五)组织保障。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协同、召开会议、政策落实、明确责任等5个方面,提出每年召开一次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大会,采取市州申办、县市承办制,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支持承办地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乡村旅游发展典范。

  三、近期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制定落实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省政府拟于本周三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相关汇报;二是启动省级精品村点和项目遴选工作;三是建立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机制;四是包装策划一批乡村旅游重大项目;五是树立一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标杆;六是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点和精品线路;七是组织开展“人才下乡”,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

  李壮:

  感谢杨安娣厅长。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吉林日报记者:结合建党百年主题,今年以来,省文旅厅开展了一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活动,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品牌越擦越亮。那么,我省红色旅游有哪些突出特色呢?

  杨安娣:“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黑土一抔魂”。跨越20世纪,吉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500余处红色资源遍布全省各地,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吉林人民革命、改革、建设的全历程,涵盖了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时期,孕育出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并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吉林的红色印记遍布在东北抗联浴血鏖战的白山松水间。133处抗联旧址静静地伫立,吟诵着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美史诗,见证着百年来吉林大地改天换地的峥嵘岁月。沿着穿越百年的红色足迹,昔日爬冰卧雪的抗联战场,建设成了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昔日艰苦卓绝的浴血疆场,建设成了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五女峰景区、露水河国际狩猎场。新时代的吉林人秉承先烈遗志,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铸就精神高地,打造生态天堂。

  吉林的红色故事记录在扭转战局推动全国解放进程的光辉记忆里。当我们沿着塔子山拾级而上,在林荫缠绵和漫坡花香中,仿佛还听得见冲锋的号角、密集的枪声。每一张泛黄的照片,每一件斑驳的旧物,虽寂静无语,但总能让我们热泪满眶。四战四平、四保临江,曾经满目疮痍的封锁区,如今已化身英雄之城、丰饶之城、幸福之城,万亩良田向阳生长,黑土地上秋收冬藏。

  吉林的红色精神传扬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朝界江边。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起反侵略正义旗帜,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完整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斗转星移间,鸭绿江奔腾依旧,但在1438.7公里的吉林边境线上,曾经的熊熊战火变成了处处风光。龙虎阁上,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三国大地;海兰江畔,风吹稻花,勾勒出如诗的田园画卷。

  吉林的红色记忆镌刻在代表新中国脊梁的工业遗产上。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部电影、第一列铁路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曾经数不尽的“吉林制造”星光闪耀。一汽红旗展馆、水文化生态园,长影旧址博物馆,以古老而又新生的姿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它们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更是一片地域长久沉淀下的文化与情怀。当我们驾上红旗车,把一千公里的风景,写进海拔2479米的距离,那就是见证吉林“旗”迹的时刻。

  吉林的红色血脉流淌在彰显新时代精神的人文遗存中。吉林的红色,是忠诚和信仰的颜色,早已融入吉林大地的江河血脉。吉林的红色游,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之旅,是党员干部党史学习之旅,是创业者的动力赋能之旅,是奋斗者的精神汲养之旅。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除了包罗万象的美景美境,还有那些永志不忘的光辉印迹。

  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大多分布在乡村,我们将站在“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是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文化强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高度,把红色旅游作为打造我省旅游业版图的新的突破点,成为继冰雪、避暑休闲和乡村旅游之后的第四块拼图,构建“红+白”“红+绿”“红+蓝”“红+金”等融合发展的多彩旅游产业格局,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东北抗联精神核心展示区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根本遵循,让那抹动人的“吉林红”与秀美的山川、湛蓝的天空、肥沃的黑土和纯洁的粉雪交相辉映、融合发展,让吉林红色旅游成为全世界了解吉林的新窗口。

  香港商报记者: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离不开土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具体有哪些工作安排?

  张玉广:近年来,我们围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出台多项土地支持政策,相关项目用地都做到了应批尽批、应保尽保、应供尽供。省政府实施意见在规划和用地保障方面也提出了具体举措,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全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布局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东部地区突出林居相伴、汉朝共生,中部地区立足沃土田园、关东风情,西部地区着眼牧草农居、蒙汉相融,服务支撑“一环双线三带十区多点”的乡村旅游格局。结合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整体布局和用地规模。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合理保障乡村旅游配套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

  二是全力保障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保障乡村休闲旅游等乡村产业建设用地。对乡村旅游发展重点项目,给予特殊政策,进一步优流程、减要件、强服务,实行容缺受理等措施,确保项目快报、快审、快批。建立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用地供应方式,推动省市县联动“点状供地”,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还将根据乡村旅游产业的业态特点和地方实际,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模式,确保项目早供地、快落地。

  三是加大乡村旅游用地政策供给力度。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精品民宿、共享农庄、康体养老、农家乐等业态。单位或个人可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渠道,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旅游。对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乡村住宿、餐饮等旅游设施的,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可享受5年内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游设施用地,按原地类管理,不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国际在线记者: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实施意见》中提到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省农业农村厅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方面有哪些措施?有没有时间限制?具体要求有哪些?

  夏季: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土地等要素的支撑,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近5000万人次,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出台政策推动发展。出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为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提供政策支撑。二是开展试点探索发展。去年我省选择九台区、梅河口市、通榆县等3个县、12个乡镇、123个村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今年选择6个县、18个村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重点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激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内生活力。三是总结典型引领发展。总结提炼了一批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盘活利用典型案例,大力宣传推介,引领带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如辉南县庆阳镇向荣村耕读人家;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通过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原有宅基地复垦成水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打造乡村民宿等。

  关于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租赁时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不超过20年。同时,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返乡人员和社会企业,主要通过3种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一是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利用闲置住宅发展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三是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新华社记者:今年年初,省文旅厅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了“雪后阳春·乡村游”主题推广活动,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避暑休闲季,我们还将推出哪些新举措,又有哪些特点呢?

  杨安娣:吉林省生态环境优良,夏季全域气候温润清爽,22度的平均温度、70%的平均湿度、不超过5的紫外线平均指数、7.3h/d的平均日照时长、多达120天的微风日数、多达110天的白天无降水日数,舒适度全国最优;避暑实体资源富集,山水林田城品质好、密度大,“一山”“三江”闻名世界;康养资源独特,是全国北药基地、生态大省、农业大省、森林转型重点地区,处于世界长寿纬度带,是中国四大避暑区域避暑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如果说发展冰雪产业是吉林人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那么,发展避暑休闲产业就是吉林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又一生动实践。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如林业转型、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会展经济、房地产去库存等,提供了动能,开辟了空间,从而形成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双业并举,“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共建,实现“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

  事实上,进入6月以来,全省各地的“消夏季”系列活动已相继拉开了帷幕。7月下旬将启动今年“消夏季”的主体活动——“中国知名文旅企业走进吉林”,这也是我省首次在夏秋季营销中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从产品和市场两端着手的新模式。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省文旅厅了开展17项系列活动,其中围绕乡村旅游的有:一是启动“乡约·22℃的夏天”主题活动。重点从乡村避暑游入手,在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上做文章,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精品,实现客流转化。二是开展“吉”字号网红打卡地全民推选活动之“乡村生活”类推选工作。重点挖掘优质乡村游消费场景,包括在民俗村、采摘园、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中挖掘明星企业和网红打卡地。三是携手国内知名OTA平台联合推广。在携程、去哪儿、美团、驴妈妈、飞猪、同程等国内6大知名OTA平台设立“吉林文旅线上旗舰店”,开设乡村游消费专区,结合“清爽吉林·22℃的夏天”——文旅消费补贴钜惠活动,将“便民、惠民”落到实处。目前,已经推出乡村游产品143款,其中,度假团线101款、套餐产品31款、乡村民宿产品11款。四是实施“吉刻出发”自驾游引领计划。开展“吉致视界”“花开吉祥”“吉养天下”“鲜香吉味”“漫享吉乡”等五大板块主题活动,引导面向乡村游的自驾游消费。计划推出“你不知道的小山村”系列线路4条,涵盖集安的钱湾村、临江的坡口村、龙井的三合村、珲春的敬信镇百年部落、防川民俗村、延边的奶头山村等乡村资源;清爽“乡”约系列线路4条,涵盖金达莱民俗村、光东村、锦江木屋村等乡村资源。

  李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政策: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zwgk/zcjd/202106/t20210629_812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