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的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全民“智能时代”,手机已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在手机普及率逐年提升的背后,人们却惊讶地发现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被“网”住了,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以达到长时间占用手机的目的,对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危害。
那么,不让农村孩子接触手机,他们是否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很显然,未必。对于农村娃来说,手机并非洪水猛兽,他们缺乏的是能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的教育以及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农村生活单调,孩子们自制力差,监护人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方法等等因素,导致解救被“网”住的农村娃,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用爱与责任作答的难题。
对家长而言,家长理应履行监护责任。成年人尚且难以抵挡手机诱惑,更何况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为此,农村家长为孩子买手机后,决不能一买了之、无限制地任由孩子使用,纵容他们的生活进入“宅”“丧”的状态。家长有义务了解孩子们使用手机的情况,关心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当好他们的榜样,而不能贪图“手机带娃”的方便与轻松,任由电子产品取代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陪伴者。
对学校而言,学校也要当好“引路人”。基于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农村教师既要教育和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也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网课的监管,减少非必要的网上作业。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们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让他们不再沉溺于虚幻的快乐。
对平台而言,应该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设立防沉迷机制。在谨慎做好隐私信息保护的前提下,设置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都应进一步落实。此外,算法与数据,始终不如活生生的人,平台还可建立相应的客服人力资源,对接家长针对孩子的防沉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