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讯

TOP

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 玉米对麦价拉动趋弱
2021-04-08 来源: 作者:

  2020年夏粮上市以来,小麦市场价格“高开高走”,总体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小麦消费数量和结构呈现“食用稳、饲用增、总量增”的特点。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小麦饲用量明显增加,并创历史新高。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变化短期内利于消化超期储存小麦,对口粮安全影响有限。目前国内小麦库存充足,国家积极释放出明确的调控政策信号,小麦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产量总体增加,饲用波动较大

  据了解,我国小麦常年产量在1.25-1.35亿吨,年度之间面积波动不大,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单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年度间略有波动。2020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4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我国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根据2015/16-2019/20年度产需结余情况可大体判断,正常年景我国小麦产需结余量在1500万吨左右。2020/21年度出现“产不足需”既有玉米价格上涨刺激小麦饲用增加,也有国家主动消化超期储存小麦的原因。

  “从消费看,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对稳定,年度间波动不大,属于城乡居民刚性消费,数量在9000万吨左右;工业需求主要以小麦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酿酒等,需求量小幅波动,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饲用消费受小麦品质、玉米与小麦价差等因素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近20年在700-3500万吨之间波动,年平均1382万吨。因此,在小麦消费结构中,波动最大的还是饲用消费。”王晓辉介绍。

  针对近年小麦进口,王晓辉表示,我国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为中筋品种,而进口多为高筋和低筋小麦。近20年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在4.3万吨(2008年)-838万吨(2020年)之间大幅波动,平均进口量(2000-2020年)265万吨。加入WTO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从未超过963.6万吨的关税配额,2020年进口838万吨,创入世以来最大进口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未来我国小麦进口仍将保持一定数量。

  

  玉米高位运行,带动麦价上涨

  2020年6月,新小麦(国标二等,下同)开秤价2250-2330元/吨,同比高开50元/吨,8月涨至阶段性高点,比开秤初期上涨100元/吨,此后高位趋稳。国庆节后,受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影响,小麦价格重启上涨态势,10月上涨50元/吨左右。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量大幅减少,小麦市场供应充足,11月、12月小麦价格持续走弱,下跌30-50元/吨;2021年1月以来,由于小麦价格持续低于玉米,加之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带动小麦价格上涨,尤其是1月13日和20日两周,政策性小麦公开竞价销售基本“高溢价、全成交”。为此,1月27日当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规则调整,参拍主体趋于理性,3月23日当周成交量降至100万吨左右。3月底小麦主流进厂价2500-2550元/吨,比节前下降5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00-150元/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总体属于恢复性上涨。

  

  市场供给充裕,小麦丰收在望

  王晓辉表示,小麦作为两大口粮之一,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可满足市场一年以上消费需求,保供稳市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种植面积方面看,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预计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单产方面,春节后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增墒蓄墒,利于冬小麦生长。今年新小麦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齐增’,丰收在望。”

  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价格走势,王晓辉认为,近期华北和东北两大主产区玉米明显上量,价格高位回落。今年玉米产量有望恢复性增加,加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饲用稻谷、小麦供应充足,玉米价格走势趋弱,国内玉米远期期货合约价已降至2650元/吨以下,对小麦价格拉动作用趋弱。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基本成型,小麦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调控的精准度提高;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调控的物质基础坚实;预期引导、储备吞吐、产销衔接等调控手段日益多样,调控的灵活性增强。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104/t20210407_5566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