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TOP

“第一书记”又是“科技大使” 他让乡村振兴走好农旅融合之路
2021-04-01 来源: 作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0日12时40分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今年的辣椒苗长势不错,已经整整齐齐冒出了一厘米芽,看来又是个丰收年。”3月23日一大早,巫溪县红池坝镇渔沙村的第一书记刘吉振就来到村里的辣椒育苗基地,看着长势喜人的辣椒苗,他松了一口气。

  刘吉振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后,他迅速赶回了渔沙村。

  专家下乡 山坳里种上了小辣椒?

  2017年9月,刘吉振被派驻到渔沙村任第一书记。“九山微水一分田” 是他对红池坝镇最直观的感受。

  “这个地方雨水多,地处深坳,光照少,在400米到1300米之间,村里大多为梯田,并且没有主导产业。” 刘吉振说,种什么能让老百姓致富,这是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种蔬菜对运输和时间有要求,他本想让村里种莲白,当时考虑到交通问题以及市场的波动,最终放弃了。“这个海拔也适合种植辣椒,鲜辣椒价格高,干辣椒也能让百姓有赚头。”

  经过邀请专家考察,调研,村里最终决定发展辣椒产业。

  他选择了“艳椒425”和“艳椒465”辣椒品种作为种植对象,这两个品种具有耐贫瘠、抗病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也是重庆人爱吃的朝天椒品种。“这个品种的辣椒可长到8-10公分,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采摘成本,种得好的话,亩产可达5000元。”

  从不愿种到抢着买 村里的辣椒成了香饽饽

  产业明确了,刘吉振兴奋了几天几夜,可等到来落实时,麻烦也跟着降临。

  “开技术培训会没有几个人来,大家种辣椒也不上心……”刘吉振清楚地记得,2018年春天,村里的辣椒苗成本为300元/亩,他们象征性收村民100元/亩,村民都有怨言,“渔沙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和主城又远,村里之前又没有种植过辣椒,村民担心卖不出去……”

  面对村民的犹豫,刘吉振领头建起了70亩的扶贫示范基地,将辣椒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带到村里。“我们还想到了经纪人制度,他们负责发动群众种植辣椒,收购辣椒,村里每卖一斤辣椒,发动者可得到5分钱,负责收购者得5分钱。”?

  2018年,一社的社长李志贤成了村里的经纪人,他在村里有威望,老百姓也跟着种上了辣椒。

  除了当经纪人,李志贤还种了西瓜、生姜和辣椒。当年,李志贤的收入近三万元。“看着我赚了钱,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辣椒。” 李志贤说。

  “现在渔沙村的辣椒种植面积有500亩,年产值150万元。”刘吉振说,经过4年培育,村里的辣椒已经小有名气,不少商贩上门收购,也有老百姓自行组队到邻近区县售卖,最高可卖3、4元每斤。“我们做过研究,渔沙村的辣椒品质在石柱辣椒里应该算一等品。以前都是订单式生产,现在完全供不应求。”

  把技术留下 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育苗是最关键的,稍有差池,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

  前两年育苗时,刘吉振最为忙碌,他每天天不亮就进了大棚,晚上一定要看到辣椒苗完好后才能入睡。

  今年他只是偶尔去基地看看,因为这里已经有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他们完全掌握了辣椒的种植技术。

  刘吉振说,为了让新品种、新技术在村里扎下根,他发展起了产业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本地培养人才。村民李志贤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志贤过去在村里帮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是当地有名的“总管”。?

  跟着刘吉振学技术后,他带头种了3亩辣椒、1亩生姜,还在辣椒地里套种了2亩西瓜,一年下来仅种地的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周围的村民见他地种得好,都上门来学,李总管就此变成了“李专家”。什么时候该施肥、铺地膜,什么时候该移栽种植,这些“专家”早已了如指掌……

  按照科学方式搞种养业,大山深处的“巴掌田”也能种出“金疙瘩”,科技人才的“扎根”有力地带动了老百姓增收。在刘吉振带领下,渔沙村还种植胭脂脆桃1000亩、花椒500亩、中药材300亩。刘吉振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脱贫群众的日子像辣椒一样红火。”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103/t20210331_905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