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客人订餐,生意还可以!”丈夫因病早逝,独自带大两个女儿的花大姐曾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偏岩坝的建卡贫困户,3月20日上午,在自家农家乐里,她连声感叹,“完全没有想到苦了半辈子竟然可以办起农家乐,连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也回家帮忙了。这日子真是比蜜还甜!” 昔日被称作“穷山旮旯”的偏岩坝,如今小桥流水、荷塘农家,吸引着城里人前来“打卡”。类似花大姐这样的农家乐,偏岩坝已开了9家,更多的农户正跃跃欲试。 偏岩坝的变化是石柱中益乡近几年变化的“缩影”。而这,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群体——由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抽调的驻乡扶贫工作队。 自2017年8月以来,数十名扶贫干部走出机关,背上行囊,同基层干部一道访民情、解难题,重点帮助完善扶贫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扶贫质量。 中益乡地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初次来到这里时,全乡7个村均是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村”。因山高坡陡、土壤贫瘠,很难发展规模产业。工作队驻乡后,第一时间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倾听所思所盼,为开展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中益乡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交通不便,二是发展资源匮乏。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是解决上述两大短板的关键。”市委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中益乡工作队队长李建树说,为此,驻中益乡工作队制定实施了“三步走”方案,助推中益乡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第一步就是加快打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驻中益乡工作队协调和筹措资金1.47亿元,推动中益乡新修、改扩建公路167.5公里,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处,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维修、改造房屋598栋,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步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此,我们着眼于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李建树介绍,以往中益乡群众主要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如今已发展起中药材、经果林1.8万亩,养殖中蜂8000余群,粮经种植比从9∶1调整为1∶9。 第三步是发展以“初心旅游为轴、中蜂文化为特色”的乡村农旅产业。工作队联系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市农科院为中益乡乡村旅游、道路美化进行规划设计。协调银行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发展农家乐117家,打造偏岩坝、官田驿等农家乐集中点6处和大湾民宿、全家院子等特色民宿4处。 以偏岩坝为例,驻中益乡工作队不断挖掘其田园风光和传统民俗文化,协调融创集团对偏岩坝院落整体环境进行提升,美化了农家庭院。同时,引进重庆市餐饮商会龙头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当地村民,培养市场意识、经营理念,经营农家乐的村民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仅2020年,中益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李建树说。 如今,攻克中益乡深度贫困堡垒目标已全面实现,工作队依然没有闲着——帮助筹备2021年“世界蜜蜂日(5·20)”中国主会场活动;不断拓展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做好“周末扶贫集市”;围绕“中华蜜蜂小镇”建设,推动已有的中药材、经果林产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壮大…… “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是工作队队员们共同的心声。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乡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103/t20210331_90533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