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TOP

驻村“姐妹花” 扶贫绽芳华
2021-02-07 来源: 作者:

  位于兴隆县兴隆镇东南方向的大灰窑村,辖13个自然村。以前,这个有469户、1290口人的村子,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94户、665人。2019年,大灰窑整村脱贫出列。“现在村里路宽了、桥新了,老百姓住上新房子,通了自来水,吃穿不愁,还有签约大夫。”村民们说。

  大灰窑村的变化,离不开驻村工作队3位“姐妹花”的默默付出。

  2018年3月12日,植树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兴隆县纪委监委干部王贵燕来到大灰窑村,开始了她为期3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加上后来驻村的贾凤霞、张艳蒙,由3名女纪检监察干部组成的“巾帼”扶贫工作队,像三朵迎春花,在希望的田野扎根发芽,在脱贫攻坚中吐露芳华。

  1月29日,王贵燕来到大灰窑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给你新买的棉衣穿上了吗?胸口还疼吗?”她关心地问胡满全老人。入冬以后,她几乎每天都要到胡满全家里看看。

  胡满全是村里的低保户,2020年3月刚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后不久,老伴儿就病逝了。他没有子女,老伴儿病逝让他备受打击。

  “老胡头总是在村西的大眼井边溜达。”村民把察觉到的异样告诉了王贵燕。从那以后,68岁的胡满全成了王贵燕心中的牵挂。

  夏天送单衣,入冬送棉衣、棉鞋,时常为老人送饭、陪老人聊天,带着驻村工作队队员帮着摘红果……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让胡满全放宽了心。“党的政策这么好,那俺可得好好活着。”重燃生活希望的胡满全脸上堆满了笑容。

  寒冬时节,大灰窑村的溪流已经封冻,曾经的贫困户邵连青驾着农用三轮车驶过新建的便民桥来到村部。“快过年了,过几天家里杀羊,我是来请贵燕书记吃羊肉、喝羊汤的,她可是俺的大恩人。”邵连青一进门就说出了来意。

  52岁的邵连青是大灰窑村有名的养殖专业户,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养起了猪,摸索养殖技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非洲猪瘟影响,邵连青的养殖场血本无归。

  “我养了大半辈子猪,一夜之间,赔进了300多万,拉了一身的饥荒。”邵连青道出了当时的苦楚。

  “邵连青有养殖经验,可以为他申请产业扶贫项目。”王贵燕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到镇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国土局跑办,帮着邵连青填报申请资料、对圈舍进行规划建设……在王贵燕的帮助下,邵连青的养殖项目列入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库。

  “我的养殖场存栏山羊200多只,圈舍补贴差不多15万元。现在羊肉价格看涨,今年我肯定能打个翻身仗。”谈到未来的发展,邵连青信心满满。

  冬日午后,和煦的阳光照进大灰窑村党员活动室,众人围坐在一张褪色的乒乓球台旁。

  回想起驻村帮扶伊始,几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几节铁皮档案柜,还有那张斑驳的乒乓球台,就是3个人的全部“家当”。

  全村1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自2013年至今所填报的各类信息、享受的几十项扶贫政策、为普查所做的各种文字性工作等等,都是她们仨没日没夜地在这张球桌上整理完成的。“这张球桌是我们永远的回忆。”话语间,3人眼中闪着泪花。

  “知道我要去驻村,孩子他爸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孩子高考、父母生病都很少有时间去照顾,有时候感觉挺内疚的”“原定5月份的婚期,因为村里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推迟到国庆节,我对象也理解”……每每谈及家人,平日里风风火火的3位女将声音哽咽。

  王贵燕曾是一名教师,经常把驻村经历和感受以生活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起名为《驻村的日子》,几十篇文章字里行间记录着大灰窑村一草一木的变化,老百姓的一颦一笑和她们自己的酸甜苦辣。

  “国家政策好,驻村工作队真不赖。”谈到村子里的变化,大灰窑村村民欣喜地说。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article/cyfp/202102/20210200018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