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TOP

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⑩——构建“1+5+N”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破解“三农”发展瓶颈
2021-12-22 来源: 作者:

  ——仪陇县农业农村局

  编者按:仪陇县构建“1+5+N”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托管、订单、平台“三大服务模式”解决了“地谁来种”,践行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商品化“三化服务路径”解决了“效怎么增”,聚焦农民群众能增收、集体经济能壮大、经营主体能盈利“三能服务目标”解决了“利怎么分”,促进小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仪陇县位于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幅员面积1791平方公里,耕地105万亩,农业人口89.2万,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产粮大县。近年来,仪陇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着力破解“三农”发展人力、资金、技术等瓶颈,致力构建“1+5+N”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地谁来种、农业效怎么增、农民利怎么分等突出问题,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绿色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一、探索“三大服务模式”,解决“地谁来种”

  (一)托管式服务。按照“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方式,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由村(社区)引导承包经营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务组织完成,村(社区)参与服务费收取、服务质量监管等环节,实现各负其责、各取所需、互利多赢。目前,仪陇县依托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成“1+5+N”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日兴镇设立1个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在5个农业生产片区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中心,在13个重点村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点(根据发展情况增加)。2020年,该体系接受土地服务托管面积4.8万亩。

  (二)订单式服务。农业龙头企业或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资金、技术、市场、品牌等优势,与农户或村(社区)签订生产合同,农户使用企业提供或指定品种,按企业标准种植、管理,企业提供生产社会化服务,收获后按协议价统一收购。仪陇大山米业有限公司在赛金、柳垭等乡镇,发展水稻种植基地6300亩,公司提供种、药、肥、技、防、收“六统一”服务,农户负责田间管理,产出的优质稻公司按照高于国家保护价2.8元每千克进行回购,带动订单农户户均增收900元以上。

  (三)平台式服务。引导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结盟、联合等方式,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服务应用平台,为农户等提供社会化服务,将服务提供者和小农户、小型经营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平台共建、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推动12个农民合作社、223户养牛农户、50家养牛家庭农场,组建仪陇县群联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会员开展培训、配种、采购等服务,以集成规模、促成本节约,推动仪陇县发展肉牛3万头。

  二、践行“三化服务路径”,解决“效怎么增”

  (一)生产机械化。通过抓争引、抓统筹、抓监管的方式,建成高标准农田50.2万亩,为机械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配套项目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购进适合丘区生产的现代化农机装备,努力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仪陇县有农机服务组织27个,农业机械130台套,从业人员190人,可提供机械化服务60万亩次。2021年,计划在双胜、赛金、二道三个连片乡镇,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片,探索“五良融合”仪陇方案。

  (二)技术标准化。在引进农学类硕士研究生11名的基础上,依托海升、温氏、布碧丝等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带动培育柑橘、蚕桑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60余人,充分发挥这几类人才的专业优势,着手制订晚熟柑橘、有机蚕桑等地方生产标准,力促耕、种、防、治、收等各环节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社会化服务提供标准。仪陇县勇旗农民专合社通过粮油标准化生产,亩均化肥、农药减量达20%、30%,人力成本减少10%,产出效益提升5%。目前,仪陇县正积极筹备建立农业产业硕博服务站,依托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下基地练”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厚实农业人才队伍。

  (三)产品商品化。依托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加大产地粗加工和精深加工力度,通过取得检测认证、创建品牌、宣传推广等措施,逐步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有力促成了“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已培育“川北客家挂面”“帅乡田”“帅乡橘橙”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农户自身加工的大米每斤售价3~4元,通过与“帅乡田”合作,经统一加工、包装后的大米每斤售价5~6元。

  三、聚焦“三能服务目标”,解决“利怎么分”

  (一)农民群众能增收。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托养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通过流转获租金、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从而实现“一地生四金”,以资源获取收益。2020年,全县农业园区内群众户均增收3580元。

  (二)集体经济能壮大。纵深推进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入股、组织经济合作社参与产业管护、组织代耕代种等方式,获得固定分红、管护收益、经营收益等,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20年,仪陇县集体经济收益达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2个。

  (三)经营主体能盈利。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让企业专注主业、安心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1/12/21/1262decbde42484f825bb6625c6eb0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