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

TOP

法制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2019-12-31 来源: 作者:

  “这是合作社成立后第一次分红。” 冬日暖阳洒进重庆市武隆区后坪乡天池高山苗寨,把院坝里正在召开的苗情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会标照得红彤彤的。会场上村民们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合作社理事长潘军告诉记者:“最少的分红一万多,最高的达到三万多元。”

  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撑起“法治保障”,以“三治”(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推进“三变”改革,天池苗寨实现了从偏远小寨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充满民族特色的苗乡竹楼及政通人和的社会风气,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来体验苗乡文化,感受乡村之美。

  “如今的后坪乡,风景如诗,山水如画,治理有序,可以说是法治扶贫的一个成功典型。”在武隆区日前召开的重庆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法治扶贫工作现场会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谭晓荣说,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法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应满足农民精神层面的需求,要做到公正立法、科学执法、全民守法。

  不只是天池苗寨,在沧沟乡青杠村法治大院、法治扶贫工作室,后坪乡白石村“让一让”调解室、后坪派出所、巡回法庭、云上苗寨景区警务室、寨民议事厅等,与会代表详细调研武隆区法治扶贫工作及成效。

  在重庆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的帮扶下,武隆区坚持用制度保障脱贫攻坚,把精准脱贫纳入法治化轨道,打造法治大院、试点建成法院扶贫工作室、推进“三治”融合发展……让法治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使脱贫攻坚得以轻装上阵,并行稳致远。

  “还好有你们在,一直为我的事忙上忙下。”去年底,年满80岁的徐奶奶对巴南区鱼洞云篆山水公租房片区调解室调解员连声道谢。原来,失去独子后,徐奶奶一家矛盾频发,生活也陷入困境。在社区调解室帮助下,家庭矛盾得到了缓和,工作人员还为徐奶奶申请到了每年7000余元扶助金。

  调解室的设立得益于重庆市司法局开展的“法润社区•司法行动”。活动于2018年启动,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社区居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明显增强。云篆山水公租房片区外来流动人口多,矛盾易发、治安案件频发,成为巴南区先行先试的主阵地。他们以片区大调解室为主阵地,配备调解经验丰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法润社区•司法行动”不仅仅排查化解矛盾,围绕法治素养提升、特殊人群管控帮扶等,一系列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两江新区康美街道银竹苑社区居民多为“农转非”,辖区还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居民在抚养赡养、劳动合同等方面有大量法律需求。

  今年4月,银竹苑社区在邻里节活动中邀请法律顾问现场答疑解惑;5月还创新开展了“法入万家•敲门行动”,上门入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一系列接地气的宣传让法律知识浸润百姓生活。群众法治意识的提升,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刘静有更深的体会:“以前,群众遇到劳动合同纠纷,开口就问‘他凭啥不给我工钱’,而现在,都是‘没签劳动合同,我有转账截屏算不算证据’之类的专业咨询。”

  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全市先行试点的82个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市开展农村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4300余场,开展“庭审进乡镇”巡回庭审580余场,乡村群众对守法普法的知晓率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