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姑娘住在船上。 因排行老三,登记户口时,家里随口说的三个字,成了伴随她一生的名字。 “起居三米仓,捕鱼换口粮。”1995年,她嫁给渔民张周华,简陋的船舱就是婚房。自那以后,两口子以船为家,过上了“靠江吃江”的日子:凌晨出门打渔,清晨上岸卖鱼。 和三姑娘不同,老张打小就生活在薛家洼,以捕鱼为生,世代栖居水上。为了生计,刨去禁渔期和枯水期,老张和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出门打渔,不仅辛苦,还要抵御刮风下雨起大浪。 “那些年住在江上,一起风就紧张,尤其碰到大雨天,晚上睡觉都不敢合眼。”回忆起过去吃住都在船上的日子,老张仍有些心有余悸。 “捕鱼得看天吃饭,收入不稳定。好的时候一天能打300块钱左右的鱼,淡季一天就只挣几十块钱,一年辛苦下来,只就够养家糊口。”三姑娘说,水上的生活也自在。船挨着船,“一舱 点灯三舱亮,祖孙三代宿一舱”,想串个门,跨个跳板就过去了。 然而,也有很多不便。用水用电困难事小,子女教育、看病就医成了大难题。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位于长江东岸,因呈“凹”字状而得名,是天然避风港,也曾是渔民、渔船最为集中的地段。最多时共有57户229人,大小各类船只223条。 “那时候,岸边插满了捕鱼的竿子和渔网,渔民吃喝全在船上,鸡鸭也散养在江边。”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办主任石小平坦言,这会影响江岸环境和长江水体,给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小压力。 为保护长江资源与生物多样性,马鞍山2014年启动渔民上岸安居工程,逐步引导渔民上岸。 去年5月,三姑娘一家告别“水上漂”的日子,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不再打渔晒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得益于渔民上岸政策,三姑娘拿到了住家船、生产船、辅助船和过渡性补助共计26.11万元,不仅搬进了近100平米的两居室,政府还给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安家容易,安心难。上岸后,家里开支怎么办?孩子工作咋解决?娃娃上学是否有保障?……上岸前,一系列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摆在了三姑娘面前。 为解决上岸渔民的转产就业,马鞍山在政策安排上,最大限度保护渔民利益。统计显示,该市上岸渔民共计2984户10757人,是安徽省沿江地区退出渔民人数最多的地市。 “上岸渔民,就好比失地农民,没了渔船,就相当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石小平形象比喻道,他们没有社保、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有的甚至从没念过书,“脱贫路上不能落一人,渔民上岸同样不能丢一户。” 上岸后,在当地雨山区政府的帮扶下,老张在滨江公园谋得一份水上保洁的工作,每月收入2800元。儿子张成伟也在一家企业干上了车工,加上媳妇是一名瑜伽教练,每月下来全家收入过万,日子越过越舒心。 如今住上楼房的三姑娘,赶早打渔变成了起早逛菜场,回来后找邻居唠唠嗑,闲暇时,还不忘照料家里养的几盆绿植。三姑娘说,家里亮堂了,心里也跟着亮堂了。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39961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