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首 语
2019年6月2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罗马)全会大厅,在粮农组织第四十一届大会总干事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屈冬玉博士高票当选。在与会成员代表的热烈掌声中,屈冬玉博士迈着坚实步伐走上主席台,并做出庄严承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粮农组织成员就此开启历史新起点。让我们手拉手团结起来,共同打造一个更具活力的粮农组织,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而共同奋斗!”
蓝天白云依旧,绿松挺拔如常,艳阳高照下的罗马又一次迎来了地中海之夏。一年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多边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间,新冠病毒全球蔓延,自然灾害频发,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日趋严峻。尽管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但在屈冬玉博士带领下,粮农组织不负众望,以开放、包容、透明和高效的姿态,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稳步推进全球粮农治理并取得新的成效。
在屈冬玉总干事施政一周年之际,我们隆重推出系列报道,记录一年来粮农组织所经历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报道包括:
一、以人为本,打造粮农新文化;
二、改革创新,激发粮农组织潜力;
三、携手同心,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进取,构筑新型伙伴关系;
五、从容应对,抗疫不忘粮农使命;
六、全球动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一、以人为本 打造粮农新文化
没有一流的团队,就不能担负起一流的使命。”屈冬玉博士自去年8月1日就职后,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竞选承诺落实到粮农组织各个方面,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倾听员工诉求,切实保障职工正当权益。一年间,屈冬玉博士着眼于粮农组织长远发展,围绕打造新的组织文化,激励全体员工团结奋进、履职尽责、砥砺前行,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全体员工欢迎的新举措。
屈冬玉博士是第一位上任伊始就“登门拜访”粮农组织各部门的总干事。履职头三天,他走访了粮农组织总部各办公室,与大家握手交谈。短短几天内,粮农组织瞬间刮起了“Dr. QU旋风”,内网留言区好评如潮,激动、鼓舞、感动和期待溢于言表。很多员工都把总干事和自己的合影摆在办公室显著位置,常常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时刻,时时鞭策自己要努力工作。
屈冬玉博士是第一位倡导并推动成立粮农组织员工青年委员会和妇女委员会的总干事。他常说“青年人是我们的未来,粮农妇女顶过半边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青年导师”、“妇女之友”。一年来,两委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活动,屈冬玉博士多次牵头策划,参与并分享自己对人生、工作和生活的思考和心得。青年委员会更定期举办“创新星期三”活动,组织、鼓励青年员工积极交流探讨创新思路。疫情期间,两委会举办了包括每周线上茶会、讲座对话、退休员工和青年员工经验交流会等广受好评的活动。目前,两委会已成为粮农组织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思想交流平台、凝聚共识平台和激励员工平台。
屈冬玉博士还是第一位坚持每天在员工食堂就餐的总干事。他和职员一起吃午饭,既谈工作,又聊家常,也开玩笑。餐桌上,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详细询问大家的业务工作,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耐心阐述自己的施政方略。此外,他还和大家聊美食、侃足球、话家常,从细微之处了解来自不同国籍、宗教、文化背景的员工情况,掌握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
这样“以人为本,提振士气”的“第一”不胜枚举,为粮农组织这个大家庭注入了崭新的巨大活力。一年间,广大员工亲历见证了日新月异的众多改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修正了员工产假时长;与联合国系统保持一致,提高了公务差旅乘机标准;第一次进行了年度“百佳青年”和“百佳员工”评选,奖励优秀、认可贡献;建立人才成长上升通道,招录和任命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内部优秀员工;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定期优选部分“百佳青年”员工担任国家副代表;出台行政服务人员激励措施,保持并提升工作斗志;重组审计监察部门,扎紧制度的笼子,对腐败、权力滥用和性骚扰行为“零容忍”。
屈冬玉博士秉承创新、开放和包容的管理理念,怀着为世界粮农事业发展的热情和梦想,带着重振粮农组织的思考和方案,凭借在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多岗位积累的丰富领导经验,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凝心聚力,为国际社会带来一个斗志昂扬、朝气蓬勃、主动作为的新粮农,带来了一个与各国政府、学界、企业、国际组织、民间社团更加紧密、高效、务实的新粮农!
熟知粮农组织的各界人士都说,粮农确实变了,整个组织文化变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开放包容,更加注重效率结果。国际社会期待的一个崭新粮农正在呈现。
二、改革创新 激发粮农组织潜力
屈冬玉总干事经常说:“近二百年前,达尔文就告诉我们,不适应环境变化,就算恐龙也会消失。这种适应就需要创新。”
从北京来到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罗马,总干事屈冬玉博士带着见证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丰富阅历,带着引领弱势人群脱贫致富的实战经验,带着多年积累形成的开拓创新精神与开放包容理念,带着为世界粮农事业和全球农民谋发展的情怀和梦想,把改革创新作为振兴粮农组织的新法宝,谱写粮农组织承前启后、改革创新的新篇章。
一年来,屈冬玉博士为粮农组织的长远发展运筹帷幄,殚精竭力。在他的统筹推进下,粮农组织在关键领域的改革不断提速,变化和成效有目共睹。
一个灵活透明的“新机构”
上任伊始,屈冬玉博士对粮农组织的机构发展、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分析,围绕各个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功能开展深入调研,并基于粮农职责与使命,从理念、结构、制度等不同层面着手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一步步打造以结果为导向、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新粮农。在近日闭幕的粮农组织理事会第一六四届会议上,成员国高度肯定屈冬玉博士提出的相关改革思路,并一致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
推行扁平化改革,创新模块化管理。因为层级太多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并且失真,进而大大削弱了粮农组织的“韧性”,这是粮农组织长期存在的“顽疾”。为此,在屈冬玉博士的大力推动下,粮农组织的管理层级大幅简化,实现了从垂直结构向扁平结构的转型,通过设立由若干“办公室、中心和司局”组成的模块化管理结构,打造了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专业的新机构。
整合部门职能,优化协作机制。尤为重要的是,通过重新组建粮农组织投资中心、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中心,将进一步促进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农发基金)的深度合作;通过设立创新办公室、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及内陆发展中国家办公室、可持续发展目标办公室等新部门,将有效提升粮农组织技术部门之间、粮农组织与联合国各专门机构之间、粮农组织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能力,促进跨部门、跨领域协作和跨地区协同;而整合优化后的各个专业司局,也将实现资源、技术和专业性的进一步聚焦,减少重复交叉和各自为政。
明确问责机制,深化权力下放。以前,粮农组织遇到问题总是层层汇报,大事小情都要高层领导拍板,决策效率较低,极易错过窗口期。为此,屈冬玉博士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核心领导小组,形成领导层A/B角双负责机制,彼此互相补位,同时调整并优化了不同部门向核心领导小组汇报的机制。在组织机构层面,通过授权实现了“自治”与“统一”的有机整合,在灵活和秩序之间达到了高效平衡,激发了不同层级员工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组织内各部门协调运作。新的组织结构会更加重视反馈机制,将根据具体实行后的反馈实时调整,确保组织良性运行,尽可能消除官僚主义。
一种创新务实的“新思维”
屈冬玉博士常说,“变革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存在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创新首先是思维创新,然后才是创新制度、理论和方法”。
改革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创造新的事物或者新的方式,更在于实现一种积极、向上、向好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本质上源自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屈冬玉博士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在上任伊始就组建由15名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智库,为粮农组织未来发展贡献新思路。
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屈冬玉博士非常重视青年的作用和职业发展。他经常说“年长员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而青年员工则是我们的未来”。对于青年员工,屈冬玉博士强调使用与培养并重。继评选“百佳青年”之后,粮农组织将定期选拔数名“百佳青年”前往各国家办公室锻炼。该举措得到广大青年员工拥护。
一种快捷高效的“新方式”
屈冬玉博士曾多次在会议上提及:“我不想改变你们的生活方式,但要改变你们的工作方式。”这句话反映出的是他作为国际组织“一把手”的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份执着。
屈冬玉博士强调粮农组织正处于新的发展征程中,我们既要巩固所取得的历史成果,更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与行动,而打造“数字粮农”便是其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为粮农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为打造一个强大的“数字粮农”,屈冬玉博士第一时间牵头组织技术部门更新粮农组织官网,使其真正成为权威、精准、全面的粮农组织信息发布平台;他提出“手拉手”行动计划并建立起“手拉手”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以此为抓手打通信息堵点、解决数据鸿沟、改善粮农组织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等状况;他提出以科技为驱动,谋划并提出数字化农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为全球“三农”事业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他推动建立国际数字粮食及农业平台,积极推动加强国际农业论坛和数字经济论坛之间的协调和联系,提高国际社会对粮食和农业部门数字化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粮农组织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云端”理事会和下属委员会会议。与此同时,粮农组织早在四月中就在大型国际网络会议中启用六种官方语言同声传译,创联合国系统之先。
屈冬玉博士所带来的革新,与粮农组织以往的沉乏区别开来,流露出驱陈纳新的气象。正如屈冬玉博士在竞选纲领中所承诺,一个开放透明、数字化、一体化、协作化,更好为成员国提供支持的粮农组织正在逐步呈现。这是一个求同存异、融合创新的变革过程,也昭示着臃肿阻滞的粮农组织,正在经历大变革,期待破茧而出的盛放。
三、携手同心 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批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推动全世界到2030年实现消除极端贫穷、战胜不平等不公正、遏制气候变化等创举。
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加之地区冲突频仍、自然灾害多发、饥饿人口不断攀升,全球最弱势群体人口的生计状况将继续恶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底能否如期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任重道远,但坚定笃行”的时代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9年9月25日,也正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四周年纪念日,上任后不到两个月的屈冬玉博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借出席联合国第七十四届大会之际,正式宣布“手拉手”行动计划。这是粮农组织提出并执行的一项全球倡议,旨在消除饥饿和贫困,致力于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一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很远”,正如屈冬玉博士对“手拉手”的阐释,“‘手拉手’的要义不是粮农组织能做什么,而是我们要彼此真诚透明、坚定行动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携手努力,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针对国际发展援助的某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干预措施分散、发展伙伴相互竞争、透明度不足,技术和政策技能应用不佳、项目和投资优先排序不当等问题,粮农组织通过全球网络和号召力,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运用先进的数据模型和分析方法,推动饥饿贫困问题严重的国家与粮农组织捐赠国、实力雄厚的私营部门或科研院校“手拉手”“结对子”,引导各利益攸关方发挥自身优势,高效、协同、互相帮扶解决问题,加快落实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手拉手”行动计划优先帮助小岛屿、内陆和最不发达等三类自我发展能力差、外部支持少、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主要遵循五条原则:一是针对最贫困群体,二是结对帮扶,三是遵循粮农组织职责和具体可持续发展目标,四是提供多元数据和信息框架,五是推动伙伴关系。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屈冬玉博士以其超前的政治视野和科学家的专业执着精神,精心设计“手拉手”行动计划,以期集中粮农组织优势资源,撬动国际资源,突破全球粮农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屈冬玉博士通过一次次会议、一场场会谈,积极主动向国际社会宣介粮农组织“手拉手”行动计划,并与有意加入的目标国家、捐助方、国际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研究机构以及民间组织不断接触,例如与阿根廷总统讨论如何通过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创新及数字化促进中等收入国家农业发展;与马里总统探讨通过提升抵御气候冲击能力,促进农村青年和女性发展;与盖茨基金会、万事达等私营部门商讨如何帮助目标国家加强能力建设,转让实用技术。截止目前,布基纳法索、老挝、海地等19个国家已参与“手拉手”行动计划,同时有更多的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
打破信息孤岛,汇聚合作力量。今年7月21日,“手拉手”地理空间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将18个主题和9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包含近4000个数据组和超过100万个地理空间分层,整合了所有粮农组织及相关第三方数据,并将在条件成熟时实现相关空间数据可视化。截止目前,粮农组织已与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美洲开发银行正式签署了数据共享协议。可以预期,粮农组织成员国将从中受益,促进本国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减少不平等现象。
创新驱动新业态,大数据有大作为。“手拉手”行动计划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数据较少时,大数据实验室将利用人工智能和遥感收集数据,缩小数据缺口,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比如文本挖掘技术,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地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解决方案进行评估,粮农组织已对粮食损失和浪费进行了此类评估,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手拉手”行动计划特别行动工作小组蓄势待发,集聚了粮农组织总部、区域及国家办的管理和技术官员,他们将根据国家的优先需求制定详细实施计划并履行职责。粮农组织投资中心牵头负责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为实施计划筹措资源、整合专业力量。
众志成城,卓有成效。“手拉手”行动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屈冬玉博士多次出席多双边通报会,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手拉手”行动计划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举措既“顶天”又“立地”。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手拉手”数据神器已派上用场,对相关政策和形势进行分析,成型的协调机制已被用于全方位应对疫情对粮食安全和营养产生的不利影响。
成员国通过粮农组织理事会、计委会、财委会以及专业委员会会议,表达了对“手拉手”行动计划的肯定和支持。如粮农组织理事会第一六四届会议表示,“手拉手”行动计划是一项支持成员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创新举措;粮农组织计委会赞赏粮农组织区域和国家办事处、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国家工作队、罗马常设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实施该行动计划方面开展的合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手拉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脆弱。屈冬玉博士告诉我们:“疫情之下,只有心怀悲悯,精诚团结,才能将合作持续开展下去。我们有采取行动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稍纵即逝”。
面对此刻,我们手拉手,携手同心,共克时艰。
憧憬未来,我们手拉手,乘风破浪,行以致远。
四、积极进取 构筑新型伙伴关系
屈冬玉博士在当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后发表演讲时强调,“粮农组织必须扩大新型伙伴合作关系,包括加强与其他联合国组织、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一年来,屈冬玉博士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进一步强化与成员国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合作伙伴的独特优势,成功构建起粮农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新型伙伴关系网络。
(一)积极作为,夯实粮农组织与成员国关系基础
自上任以来,屈冬玉博士高度重视与成员国的互动和合作,履职第四天就成功会晤意大利总理孔特,“外交首秀”获得广泛好评。一年来,屈冬玉博士分别与15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大使和常驻代表举行了多双边会晤,向成员国完美展现了一个开放、透明、包容和高效的活力新粮农。今年7月,粮农组织理事会第一六四届会议首次以线上方式举行,全程网上直播,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决策透明度树立了成功典范。
屈冬玉博士指出,与成员国打交道要有自己的“法宝”,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好商量,要把诉求分门别类,重大倡议、重要行动都会以不同方式与成员国进行沟通,做到沟通真诚、决策透明、行动包容、服务周到。
(二)提质增效,强化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
一年来,屈冬玉博士协调联合国系统兄弟国际组织、多边金融机构等,特别是加强了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工作协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服务成员国效能。
紧密保持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有关副秘书长的经常性沟通。2019年8月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期间,屈冬玉博士向秘书长专题介绍粮农组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优先重点和战略,多次应秘书长邀请参加联合国发展领域重要活动。一年来,秘书长也多次参加粮农组织牵头协调的重大活动,如世界粮食日、非洲蝗灾防控、新冠疫情应对等,以示对粮农组织的支持。
建立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横向合作机制,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务实协作,全面打开联合国系统粮农治理新局面。今年3月以来,屈冬玉博士推动粮农组织与世卫组织、世贸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各国维持粮食供应链畅通,避免出台粮食限制政策,保障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
深化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2019年9月,屈冬玉博士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公司、全球环境基金、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举行了一系列会面,争取对粮农组织的理解与支持。今年4月21日,粮农组织牵头农发基金、世界银行等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方果断采取集体行动,减少新冠疫情对粮食体系的威胁。粮农组织还特别为世界银行提供技术方案和相关支持,推动世行发起一个价值五亿美元的项目,帮助受蝗灾影响的国家,助推实现中长期发展。
今年7月上旬举行的粮农组织理事会第一六四届会议,批准了屈冬玉博士提出的机构重组方案,其中包括组建粮农组织投资中心、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粮农组织/世卫组织联合中心。可以预期,三个联合中心的建立,必将进一步促进粮农组织与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农发基金的深度合作。
(三)主动运筹,深入拓展全球合作“朋友圈”
屈冬玉博士高度重视科研院所、基金会、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吸引并推动各方在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不同机制之中,凝聚共识、紧密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此,凭借多年积累的深厚人脉和资源,屈冬玉博士还组建了超强“智囊团”,邀请全球各界十五位知名人士为粮农组织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深化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上任以来,屈冬玉博士先后以各种方式与近百家学术和科研机构领军人物交换意见,邀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教授在2019年“世界粮食日”庆典活动中举行讲座,在日内瓦与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教授深入交流,积极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重视并加强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屈冬玉博士响应联合国秘书长号召,创设以私营部门参与为重点的新商业模式,吸引企业领导者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筹资行动。在联大第74届会议、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四十六届全体会议等不同场合,屈冬玉博士多次与私营部门代表会面,强调其在粮食及农业领域促进创新、改良技术和提高包容性等方面的重要性,获得了私营部门的广泛赞誉和坚定支持。
扩展与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屈冬玉博士高度重视民间社会的作用,积极欢迎并支持其参与粮农组织全球范围工作。2019年9月,屈冬玉博士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晤,在数据和创新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比尔?盖茨期待粮农组织成为基于科学的农业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其后,屈冬玉博士还与盖茨基金会领导团队举行经常性会晤,讨论农业发展问题,特别是抗击沙漠蝗虫工作。
(四)务实高效,通过伙伴关系扩大筹资规模
一年来,屈冬玉博士多方协调成员国和各类合作伙伴筹措资金,应对全球粮食及农业挑战。2019年9月,荷兰王国捐款2800万美元,用于支持提高粮食体系的抵御力;2019年10月,欧盟捐款4000万欧元,用于促进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2019年11月,中国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捐款1500万美元,用于支持培养农业人才和开展粮食安全和营养研究。自今年1月启动全球沙漠蝗虫防控行动计划以来,已直接筹资1.3亿美元,并撬动世界银行出资5亿美元。
据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20年1月至5月期间,粮农组织共筹集自愿捐款4.02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幅达到45%,绝对值增加了1.24亿美元,相比2016-2019年的同期平均值增长了30%,成效尤为显著。
(五)久久为功,以知识产品和平台活动强化伙伴关系
一年来,屈冬玉博士带领粮农组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创新形式,面向各国各地各类用户群体,开发易用、管用、易传播的公共产品。一年来,粮农组织联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先后出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粮食展望》、《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世界森林状况》等旗舰报告十多部,全部实现在线数字化浏览,产品可见性可得性大幅提升。
针对新冠疫情,粮农组织已累计发布41份政策简报和8份出版物,以定量和定性方式评估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粮食贸易和市场、小农生产者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得到了来自成员国和各方合作伙伴的广泛欢迎。
一年来,国际茶日、世界蜜蜂日、国际森林日等主题活动成功举办,联合国“2020国际植物健康年”正式启动,粮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2019年世界粮食日全球庆典上,屈冬玉博士与梵蒂冈教皇方济各共同呼吁世界各国采取更大胆、更迅速的行动,帮助所有人能够获得可持续健康饮食。
态度决定状态,观念决定行动。屈冬玉博士正在带领粮农组织,与成员国及全球伙伴一道,同舟共济、携手前行,瞄准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景,向着“打造活力粮农,建设美好世界”的目标坚定迈进。
五、从容应对 抗疫不忘粮农使命
在2020年春季暴发的全球新冠疫情中,意大利成为早期疫情“震中”,情况十分严峻。对于在全球拥有13000名员工、在罗马总部有3000多名员工(包括家属在内,人数逾万)的粮农组织来说,保护员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如此严峻的威胁挑战,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沉着应对,前瞻研判、果断施策,不仅成功阻击新冠疫情,同时化危为机,创新工作模式,更好履行了粮农组织使命,向国际社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以人为本,把员工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
屈冬玉博士经常说:“员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早在今年二月意大利疫情暴发初期,他第一时间组建了粮农组织危机管理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本机构的危机应对工作。在屈冬玉博士领导下,危机管理小组打破部门藩篱,认真研判发展形势,迅速出台有力举措,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为成功保护员工和家属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领导小组坚持在全球层面进行规划,确保粮农组织防疫工作的前瞻性。率先实行强制隔离、体温监测和杜绝大规模聚集活动,并通过优化组织机构、调整部分管理规定、运用数字创新技术等举措,粮农组织迅速进入远程办公模式,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粮农组织员工和家属的生命安全。由于措施科学到位,粮农组织没有发生一起办公场所感染病毒的案例。
与此同时,屈冬玉博士还统筹指导粮农组织与意大利卫生部、民防部和红十字会通力合作,积极倡导并推动在意大利的联合国系统员工向东道国捐款,并做出表率,他自己和助理总干事以上高级官员从工资内自动扣除固定比例的捐款。在意大利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他指示将总部大楼用灯光染成意大利国旗颜色,以示与东道国患难与共,同心抗疫。
(二)化危为机,推进粮农组织数字化建设
随着意大利宣布“封城、封国”,粮农组织迅速引入并不断丰富各种远程会议办公系统,并在联合国系统内率先实现了网上会议六种联合国语言同声传译。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动粮农组织设立创新办公室的筹备工作,推动粮农数字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同时,粮农组织通过使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工具在区域层面上为成员国提供服务,如在拉丁美洲,粮农组织出版了关于当地新冠疫情的电子通讯周刊;在亚太、近东北非、欧洲、非洲和美洲五个区域举行定期网络研讨会,推动政府当局、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参与保障粮食体系运行和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有关工作。
粮农组织实现了数字化飞跃,每天举行约1500次线上会议,发送大约50万封电子邮件!粮农组织官网完成了二次升级改版,信息量大增,操作更简单,画面更加吸引人。粮农组织开创联合国系统之先河,举办全体员工线上大会,第一次有罗马总部的2200多名职员参加,第二次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300多名职员参加,创造粮农历史新篇章!
2020年是粮农组织的效率年,新冠疫情非但没有减缓机构的有效作为,有关措施反而更为高效,响应更加迅速,服务越发精准。
(三)脚踏实地,全力遂行粮农使命
从疫情初始,粮农组织便通盘考虑,不但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同时着眼后期恢复和重建工作进行谋划,应对方案涵盖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近期需要、人道主义行动到中长期发展干预不一而同。
屈冬玉博士率领团队,提出了许多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粮农政策和前瞻性分析报告,为世界各国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截止目前,粮农组织已出版41份政策简报和8份刊物,针对新冠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粮食贸易和市场、小农生产者、粮食不安全、最弱势群体的保护、统计系统以及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粮食体系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利用大数据监测贸易并收集有关物流信息,例如实时船舶动向、所有国家14种主要食品的每日价格等;运用新媒体作为预警工具,评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减少市场不确定性;通过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向各国和投资者提供涉及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多方面的透明信息;借助粮食和农业政策决策分析平台,确保全球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
参与全球人道主义应急计划、联合国人道主义宣传倡议和集体倡导活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集群新冠疫情技术工作组,提供技术建议,在实行抗疫相关限制措施期间为人们提供技术指导以维持生计,并满足新需求。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因采取抗疫措施导致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进行实时实地更新。积极实施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通过电话调查覆盖所有脆弱国家。
(四)积极发声,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屈冬玉博士主动在重要国际场合发声,积极引领全球粮食体系和农业治理,有效抗击新冠疫情影响。屈冬玉博士提出的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应优先保护粮食供应链的主张,获得各方支持。屈冬玉博士参加了分别由联合国秘书长、经社理事会以及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高级别会议和活动,为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而建言献策;与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总干事联合发布了减缓新冠疫情对粮食贸易和市场影响的联合声明;与世界银行、粮食计划署和农发基金在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前夕发布联合声明;多次牵头举办区域农业部长会议,确保各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为粮食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服务。
得益于其全球视野、专业背景、丰富经验以及良好声誉,屈冬玉博士屡次受邀参加重大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会议,也因此成为粮农组织历史上第一位应邀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总干事,也是第一位应邀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专题会议的总干事,还是第一位应邀参加美国国会专题会议的总干事。
粮农组织正在屈冬玉博士的领导下,沉着应对,发挥粮农组织比较优势,推进全球粮农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六、全球动员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全球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每年因其危害造成粮食作物损失20-40%,农业贸易损失2200亿美元。近年来,随着全球人流、物流的急剧增长,以及气候变化的推波助澜,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频繁暴发,损失惨重,其中尤以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最为严重,备受关注。
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上任伊始,就以其对专业工作的熟知和对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的敏感,高度重视,并部署了全球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控行动,成效显著,得到了各成员国和相关利益攸关方的肯定与赞赏。
(一)灾害叠加,威胁空前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夏、秋以来,全球跨境重大植物病虫害超常规暴发,对粮食、农业生态和农业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草地贪夜蛾全面暴发蔓延。草地贪夜蛾是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特别喜食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等80多种农作物。该害虫2016年首次入侵非洲,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横扫非洲和亚洲大陆,被认为是当下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超级害虫”。至2020年7月,草地贪夜蛾已入侵全球110多个国家,危害粮食作物面积1.7亿公顷,并对全球1亿公顷的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沙漠蝗虫历史罕见暴发危害。历史上沙漠蝗虫曾经多次对人类造成深重灾难,主要在非洲之角、中东和西南亚等地的30多个国家发生危害,覆盖1600万平方公里,最具暴发性、毁灭性和大区域危害等特点。2019年夏、秋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复合影响,沙漠蝗虫在非洲之角、中东和亚洲等地罕见大暴发,其中在东非、红海两岸和西南亚等地为25年以来最为严重,在东非部分地区如肯尼亚等国为近70年以来所未见,对当地粮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构成严重威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是生物灾害与新冠疫情叠加发生。正当人们迅速行动,全力以赴组织防控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等重大生物灾害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对生物灾害的防控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据粮农组织预测,如果处置不当,仅东非2020年下半年将有250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的紧急危机,还有1700多万人将面临严重缺粮的风险。
(二)行动迅速,多措并举
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暴发与蔓延态势,屈冬玉博士深知,必须组织起来,协调行动,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方能有效遏制其暴发危害的迅猛势头,这对于确保全球粮食、生态和农业产业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在他的领导下,粮农组织迅速行动,采取了以下四大举措: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部署。2019年8月初,屈冬玉博士上任的第一天,就会见了粮农组织跨境病虫害工作团队,巡查了沙漠蝗虫监测中心,并明确指示必须加强以飞蝗为重点的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工作。2019年10月初,屈冬玉博士即部署开展草地贪夜蛾全球防控行动,组织制订防控行动方案,成立全球防控行动指导委员会,并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2019年12月初,屈冬玉博士宣布启动实施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计划,成为粮农组织历史上第一个由总干事牵头挂帅的防控生物灾害的专项行动。
二是靠前指挥,实地考察。在沙漠蝗虫防控方面,2020年1-7月,屈冬玉博士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协调有关飞机调度、防控药剂采购、购买防控服务和技术培训,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保证了沙漠蝗虫应急防控行动顺利推进;今年2月在沙漠蝗虫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亲赴巴基斯坦现场调研并督导防控行动。在草地贪夜蛾防控方面,策划建立了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下设立一个技术指导委员会,包括有七个技术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阶段工作,迄今屈冬玉博士已主持召开了两次全球指导委员会会议。
三是多方筹资,做出表率。资金筹措是顺利实施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控行动的根本保障。为此,屈冬玉博士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主动出马,多方筹措资金。在草地贪夜蛾防控方面,全力动员粮农组织力量,通过技术与合作项目为各国提供720万美元,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与能力建设;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到欧盟以及中国和挪威政府捐助609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在沙漠蝗虫防控方面,充分利用粮农组织的国际平台,以及个人的影响力,向国际社会和捐助国广泛呼吁,代表受灾国和受灾群众发声,多方争取援助;迄今,已争取到联合国启动1000万美元的沙漠蝗虫应急防控人道救助基金,以及近2亿美元的沙漠蝗虫应急防控资金和灾害救助资金。
四是强化宣传,加强督战。组织开展重大跨境植物病虫灾害防控的关键是“大区域、大学科、大联合、大协作”。为此,必须广泛宣传,凝聚共识,合力推进。屈冬玉博士高度重视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防控的宣传引导工作,反复叮嘱“一定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动员一切力量,控制住重大跨境农业病虫灾害”。在他的督促下,粮农组织通过网上会议和网络培训等手段,积极主动开展有关监测与防控技术宣传培训。2020年2-7月,粮农组织举办了重大跨境植物病虫灾害网上论坛4次,介绍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各国防控经验;更新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防控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内容的可读性,网站注册读者已增加到10多万。新开发了9个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技术指南和13个相关技术宣传指导材料,并通过71个技术合作项目帮助各国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对全球防控行动计划实施产生的不利影响,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疫情下执行全球行动计划指南》,并通过网上论坛介绍和宣传应对措施。
(三)落地有声,成效显著
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努力,粮农组织在开展全球重大跨境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控行动方面,开局良好,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是暴发为害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粮农组织通过实施全球重大跨境农业病虫害防控行动,初步遏制了其暴发的迅猛势头。在东非和南亚有关国家对2百多万公顷的沙漠蝗虫滋生地开展了系统监测表明,通过今年2-7月的应急防控行动,肯尼亚的沙漠蝗虫重度发生的县已从年初的30多个减少至目前的2个,东非和南亚沙漠蝗的迁飞种群数已较年初显著减少。2020年5-6月份的田间调查数据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玉米田块草地贪夜蛾的虫株率已从2019年50%以上降低到了29%左右;北非国家玉米田块的虫株率降低到了27%左右。此外,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也比去年同期明显降低。
二是综合效益比较明显。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组织实施沙漠蝗虫应急防控行动,2020年2-7月对东非60万公顷和南亚80万公顷的高密度蝗群,开展了飞机与地面相结合的化学和生物药剂应急防治。仅在东非一个地区统计,消灭蝗群1万亿头以上,挽回粮食损失120万吨(约为82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挽回经济损失3.72亿美元,挽回59.5万畜牧农户的牧场损失。生态效益方面,通过组织实施沙漠蝗虫应急防控行动,全球蝗灾治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因蝗灾引起的草原退化、沙化及水土流失等进一步减少,蝗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实施草地贪夜蛾全球防控行动,生态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生物防治面积进一步扩大,化学农药用量进一步减少,有效改善当地农田的生态质量。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实施沙漠蝗应急防控行动,提高了蝗区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了蝗区社会稳定;通过实施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减少了其对亚洲和非洲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损失,促进了当地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是成员国和利益攸关方反响良好。粮农组织领导和推动的全球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防控行动,得到了各成员国和相关利益攸关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在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所有代表都十分欢迎和感谢粮农组织及时启动此项重大行动,并热切期盼参与其中,为之做贡献;美国国际开发署首席科学家Robert Bertram博士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行动计划,是一个真正的合作计划和联合行动;挪威驻粮农组织大使Aslak Brun对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在屈冬玉博士领导下,克服新冠病疫情的重重困难,而取得了重要进展,表示热烈祝贺;南非、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等国家的植保官员表示,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全球防控行动计划的支持,帮助他们提升了应对草地贪夜蛾这个突发重大害虫的监测与处置能力。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粮农组织计划委员会第一二八届会议上,以及在7月份召开的粮农组织理事会第一六四届会议上,成员国对粮农组织领导层在应急防控沙漠蝗虫方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和积极作为,都给予了高度赞赏;在与东非、西非、近东和西南亚等国家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各方都对粮农组织在沙漠蝗虫防控方面的主动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许多受援国家如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都通过不同方式,对粮农组织在应急防控沙漠蝗虫方面的新举措表示由衷感谢。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粮农组织在屈冬玉博士的领导下,充分履行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标准制定和能力建设四大核心职能,正努力为国际社会科学认识植物病虫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dwjj/202009/t20200902_744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