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记昌都市卡若区达修天津新村洛松新巴 洛松新巴现在的家,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达修天津新村,一个易地搬迁沿江而建的村落。 走进洛松新巴住了3年多的新家,好一座漂亮的房子。褚石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外墙,传统的藏式民居风格外观,独家独院,正是城里人梦寐以求的“独幢别墅”。 在洛松新巴的记忆中,他搬进新家的第一感受是“明亮洁净的大房子,有自来水、稳定的供电、水冲厕。”“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前,洛松新巴一家五口人住在偏远的山上,没有水,没有电,交通不便。房屋是用山沟里的泥土和木梁搭建的,用水要自己去水源地担,冬天水结冰后,就只能取冰加热化开。 “家里不仅有年迈的母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再加上耕地少、缺乏技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6年11月底,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洛松新巴和其他搬迁户一起,搬进了达修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达修天津新村。 所有搬迁户一样,大家都是农牧民。生活方式改变了,如何谋生、巩固脱贫成果? 2016年,洛松新巴参加了驾驶技能培训,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并加入了村集体车辆运输队。依托昌都市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昌都至加卡村的快速通道修建,达修村车辆运输队不缺活干。 在开车的同时,洛松新巴接触了不少新事物,再加上卡若镇政府和村“两委”的教育引导,他逐渐转变思想观念,愈发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 3年多时间过去了,洛松新巴早已适应了现在的生活环境。他拥有了一辆轿车、一辆商混车,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幸福。“如今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洛松新巴说。 如洛松新巴一样通过勤劳过上幸福日子,在达修天津新村不在少数。脱贫户西绕永青一家就是这样。西绕永青在卡若镇干部职工之家经营小商店,丈夫次仁罗布参加驾驶技能培训后在跑运输,夫妻俩一年有近5万元的纯收入。 达修天津新村是按照美丽乡村“七新”的要求修建的,特别是在“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完成后,搬迁户的住房条件和村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加强了环保,一所宽敞明亮的村卫生室方便了群众看病…… 达修村选派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程磊望着正在修建的加卡桥说道:“127户53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7户133人,同步搬迁90户400人,这是2016年搬入达修天津新村的人数。人均收入14642.7元,这是达修天津新村2019年底的最新成绩。”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008/t20200811_1650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