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乡村建设进度何时赶回来?”“任性建设谁买单?”“农村垃圾整治何时了?”……6月28日,在湖北省枣阳市今年首场《市民问政》节目现场,问政主题聚焦美丽乡村建设,10个被问政的镇、办事处、部门“一把手”纷纷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时间表。
“媒体监督、电视问政是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不单是曝光问题,更在于推动解决问题,枣阳要以强有力的手段压紧压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节目现场坐镇的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说。
“农业兴、百业旺,农村稳、大局定,农民富、经济强。2019年至2021年,枣阳计划在3年时间内投入20亿元资金用于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让枣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孟艳清向记者介绍,枣阳已连续9年入围湖北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前十强县(市、区),如果说农业农村工作是枣阳的“基本盘”“看家戏”,那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一台大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域统筹,需要大员上阵来抓环境、兴产业、强基础,分阶段、分块、分环节来实施,久久为功,积小亮点为大亮点,最后积小胜为大成。
真金白银投入,推进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
为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于近日联合发布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树立一批可学习、可借鉴的参考样板,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典型。
7月上旬,记者在南城街道办事处中陈岗村看到,该村为配合改厕,采取“政府投资建设+镇村组三级运维+农户每年付清洁费60元”的方式,以“大、小三格+湿地”的技术,综合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水、洗涤污水、厨房污水,并探索了“三水”分流、两级处理、一片湿地的“三二一”模式。
“从外表上看,村庄立面改造没有大拆大建,保留了传统风格,其实是更加注重暗管等‘隐形’设施建设,‘三水’分流后,乡村内在却有大变化,真正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中陈岗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军掀开一家村民屋外的厨房污水盖向记者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分流后,通过碎石、细沙、绿植等多层过滤处理后的水经相关部门检测,酸碱度等指标达到四类水的标准,能作为农业灌溉水或景观用水。
“美丽乡村先治水,处理净化好农村污水,是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之一。”枣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国强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三二一”模式,枣阳美丽乡村建设更加认识到处理农村污水的重要性,凡是开工项目,必须先建地下污水管网。按每个示范村500万元、整治村300万元的投资标准,今年将完成79个示范村和250个左右整治村的建设任务,一改过去农村厕所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状况。
“近年来,枣阳市涌现出舂陵村、西赵湖村、后湖村、火青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先进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得较好的村。”2019年11月18日,湖北省“美丽乡村荆楚行”巡礼采风活动在枣阳市举行启动仪式,襄阳市副市长张丛玉说,襄阳市以农村清洁家园为小切口,相继开展了“百日行动”和“春节、春季、夏季、秋冬战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补短板强弱项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在于资金能否筹措到位。今年受疫情等特殊情况影响,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钱还能不能继续投入到位?
“今年枣阳市第一季度财税收入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下决心筹资20亿元,今年就要拿出12亿元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这充分展现枣阳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和担当。”枣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孙襄林说。
孙襄林分管“三农”工作9年多,对枣阳农业农村情况十分熟悉。他向记者介绍,枣阳是百万人口大市,是襄阳市唯一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县市,从历史和现状看,农业农村对枣阳的发展、致富、地位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枣阳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三农”,稳住“三农”基本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枣阳就是要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乡村基础设施不足等短板,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只争朝夕、大干快上,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以绿带路推动,打造美丽乡村重点循环示范线
枣阳南部正在启动建设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线路全长108公里,贯穿七方、璩湾、熊集、吴店、兴隆、王城6个镇70个行政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沿线行驶,一路仿佛村在绿中,路在景中。
走进王城镇黄楼村,整洁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黑色的柏油乡村小路穿村而过,白墙红瓦,菜园、果园和花园,一个原生态田园村庄映入眼帘。
“随着镇里农村公路的改造升级,现在随时来都能看到一样干净的村庄。”王城镇人大主席袁泽民自信地向记者介绍。乡村之美,贵在环境。当前,王城镇以全域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实现了“三乡”工程、农村综合服务互助合作改革、“四好农村路”、村庄整治四个全覆盖。尤其是“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的创建,修的是路,美的是村,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连起的是党心民心。从“村村通”变成“路路美”,王城镇坚持村主次干道植树造林规划,动员农户见空增绿、腾地植绿,使之真正成为景观路、产业路、致富路。
以路为切入点,以村庄绿化为重点,今年,枣阳市重点围绕境内高铁沿线、6个高速路出口、国道、省道、“四好农村路”沿线,打造枣南、枣北等8条美丽乡村重点循环示范线。每一条示范线都由一名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相关市领导沿线包镇,基本实现了68个示范村、135个整治村无缝衔接,在镇域内小循环,县域内大循环,力求形成整体推进、示范推动的效应。
“美丽乡村循环线是枣阳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枣阳市市长武义泉说,枣阳将进一步以精品带全局,注重点、线、面结合,逐镇畅通循环路、打通断头路、绕开穿村路、提质扶贫路。通过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土专家”商讨会、现场观摩会,以及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线。
6月24日,襄阳市“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第一次推进会在王城镇召开。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艳飞表示,枣阳全域打造“绿满枣阳”升级版,将村庄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实施,超额完成湖北省、襄阳市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同时,枣阳强化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责任担当,坚持整治与建设并重,项目整合、资金筹措等走在襄阳前列,工作经验值得襄阳各县(市、区)学习借鉴。
吸引能人回乡,做实美丽乡村产业支撑
“乡村变美了,农家成了景点,许多外出村民现在都想搬回来住,能人也愿意回乡创业了。”在王城镇,松岗村党支部书记李开才向记者介绍,在返乡能人吴强阶、王国静、王国万等武汉餐饮酒店企业家的带动下,村里建起绿色蔬菜、水产基地等田园综合体,特色农产品可直供武汉等大城市。
“为把美丽乡村建设这场精彩大戏演好唱好,王城镇党委、政府甘当‘店小二’,组建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为返乡能人搭台子、跑龙套。”王城镇党委书记余泽红说,全镇在外的成功企业家有500多人,2013年镇里就成立了教育事业促进会,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在政治上给荣誉、身份上给认同、工作上给责任,聘请了21名政治可靠、桑梓情深的返乡党员企业家担任村第一书记,聘请了30名非党员企业家担任“名誉村长”。2019年,仅在外乡贤支持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就达3600余万元,全镇已形成黄桃、油茶、板栗、茶叶等优势规模产业。
“枣阳美丽乡村建设是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布局相结合的。”枣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邢红丽介绍,枣阳市是“中国桃之乡”,全市做优农业结构调整,突出产业支撑,发展优质桃35万亩,油茶13万亩、中药材3万亩、稻虾共作4万亩、规模养殖户2900多户,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3100家。正在推动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两万亩增减挂钩项目、6.5万亩旱改水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向美丽乡村循环线、示范线和粮食主产区域优先布局。
在王城镇古岭村,新希望集团正投资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三产融合项目;在资山社区,回乡能人投资的“水墨佳园”围绕“一山一水一茶”发展生态旅游,覆盖周边7个村2000多农户;由端公村“两委”主导、乡贤倡导发起成立的村综合发展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农民互助金融合作组织,已借出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支持油茶、食用菌两大产业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不仅是文明乡风,还有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助力,要进一步构建内生机制,激发内生活力,不断夯实产业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在枣阳王城镇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时表示,正是因为有了典型引路,才有了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襄阳市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基础,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附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008/t20200804_27337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