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武鸣区农家香米公司到村投资,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格局。我相信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利用社会资本的方式,将大大推动本次香米产业升级。”4月22日,记者来到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忠党村,村第一书记秦培钊告诉记者。
据介绍,忠党村是武鸣区“十三五”重点推进的贫困村,早在2016年底就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打造出“长古香丝米”等区域性知名扶贫产品,产业产能初具规模,在“造血式”扶贫开发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香米产业升级,助力脱贫攻坚,正是武鸣区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1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过去,我们在家从事传统的水稻生产,耗时、耗力、耗工且艰苦,收益也不高,摆脱贫困的愿望十分强烈。”忠党村脱贫户李密广告诉记者,自从秦培钊到村里任第一书记,他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技术,推行现代化生产,让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收入增加,自己在2016年就脱贫了。
“要充分释放产业扶贫的潜力,必须在选准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本地特色产品的品质,挖掘出香米生产的潜能,形成香米产业的优势,才能真正形成农村长效的脱贫机制。”秦培钊从2015年到忠党村任第一书记就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以政府财政扶持试点项目资金为基础,以群众手中掌握的土地资源作为资产,成立全村所有制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水稻烘干机车间1500平方米、育秧大棚600平方米、育秧生产线一条,采购一批农机设备;建立配套的生产体系、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为合作社农户提供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机械防治,收割烘干、产品销售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一系列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举措推出,改善了当地香米生产力关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化迈进。
如今,忠党村香米价格每公斤提高0.6元以上,亩增收300元以上,全村3000亩全面更新品种,品质增值达到72万元,并向周围村屯辐射扩散。
现在,不仅是在忠党村,周围地方水稻生产都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建立起水稻生产的社会一体化服务,化解了当地粮食生产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改变了水稻生产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
2 与时俱进创新运营
“香米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我们就思考通过创新运营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快产业发展步伐。”秦培钊介绍,近年来,他与村两委干部大胆创新,推行村集体资产交由合作社负责运营,财政和村集体投入、村两委监管,三方共同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
在忠党村,理事会负责运行,监事会负责监督,监事待遇与工作成效挂钩;合作社财务公开,阳光透明,年中年末各做一次财务公开公示,打印成文由各屯监事发放每家一份。村支书卢怀初说:“合作社的社员们还可以随时询问账务情况,打消大家的顾虑。”目前,已有600户农户通过挂靠、加盟、入股等形式参社,土地面积达到2000亩,去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万元。
忠党村村民合作社还注册了“长古香丝米”等品牌,探索“合作社安排生产表,农户按单生产,电商网络销售”的运营模式,搭建起“互联网+农产品”直供平台。
忠党村这种“助推传统产业发展,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营模式,在武鸣区得到大力推广。城区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优质健康发展过程中,注重将产业培育作为重要抓手,推进扶贫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3 整合资源高效发展
“从最近几年的工作探索看,忠党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但是这离乡村产业兴旺还有一定距离。”秦培钊并没有满足于过去几年在忠党村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希望利用自己专业之长,让忠党村香米产业得到更好发展。
他发现,农民在土地、种植方面存在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在运营和管理上存在欠缺,借助合作社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管理能力,加上由龙头企业做好管理和销售,充分整合利用有效资源之后,产业能得到更高效发展。
秦培钊的想法得到了武鸣区一家以香米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农家香米公司的响应。不久前,忠党村村民合作社与农家香米公司签约展开合作。
“现在,我们正在帮助忠党村将‘长古香丝米’这个品牌进行再包装、再打造,形成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产品推送到市场上,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农家香米公司负责人黄克说,将通过自身积累多年的香米加工经验、稳定的销售渠道,助力忠党村香米产业新发展。
“如今,我们村的香米产业已彻底解决了过去产品单一、销路不畅、单打独斗的问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卢怀初对未来充满期待。
“推动香米产业现代化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参与品牌打造、拓展销售渠道,还只是忠党村产业兴旺的起步阶段。”秦培钊认为,下一步,不仅是在忠党村,在武鸣区广阔的农村地区,还需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品质,帮扶孵化一批村集体产业,兴起和带动农旅项目发展,为年轻的创业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52419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