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天,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胜利村弄代肉牛扶贫养殖场,致富能人蒙建祥等人正冒雨拉饲料喂牛,牛场里70多头牛“哞哞”欢叫。“从这里往上走新建了一个养殖场,可以再养140头牛,到时将村里剩余的贫困户一起纳入产业帮扶范围,就能保证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了。”蒙建祥指向牛场外的山坡。 ????去年底,弄代肉牛扶贫养殖场出栏44头西门达尔肉牛,由公司按协议保价回收,入股的109户贫困户,扣除持续发展本金后,每户分红1000元。 ????另外,胜利村实施“粮改饲”项目,地里全部改种全株玉米和牧草。贫困户班岸家种植牧草1亩,今年2月种下后,全家外出务工,其牧草交给哥嫂代收割转销给合作社。“除了务工收入,1亩土地的年收益从原来的700元提高到1750元。”班岸家说。 ????肉牛产业是大化聚焦脱贫攻坚,科学决策后重点扶持的扶贫产业。为强化管理,该县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办公室。2018年成功引进产业龙头企业贵州万牛集团,创建六恩肉牛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建设有标准化牛舍5栋6000平方米,配套种植人工牧草600亩,已育肥第一批肉牛520头,并进行分红25万元。同时,还引进广西回原牧业有限公司为全县扶贫养殖场提供优质新疆褐牛3088头,为全县121个肉牛扶贫养殖场提供技术服务,并签订保价回收肉牛协议。该县还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成鸡、牛、羊“党旗引领·联建联养”养殖场409个。 ????“我没钱,用奖补资金抵销,也入股了。”雅龙乡温和村村民蓝飞当了“股东”后,每月只要按照值日表,到扶贫养殖场务工喂牛1-2天,就能参加分红。其余时间,一边在家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一边打零工创收。他告诉记者,不能参加轮值的贫困户也能入股,他们可以通过付工钱委托出工参与联养。 ????该县的扶贫养殖场普遍采用“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1户或2户农户轮流出工”的方式联养联种,若群众不能出工出力,可委托他人或每日出资60元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将有限劳动力释放出来,有效节省劳力成本。 ????在家门口的肉牛扶贫养殖场上班,平时在村里打点建筑零工,再学点电焊技术。这样的生活,是韦洪清以前难以想象的。 ????温和村建起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后,韦洪清成为管理员和股东,每月拿固定工资,年底还可以分红,2019年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为较好地实现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发展养牛产业,除了贫困户每人获得10%的收益外,大化在实践中探索出三种助农增收模式——搭建“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牧业公司与村集体签订购销协议,由村集体组织贫困户入股企业养殖;搭建“能人+村集体+农户”模式,由能人代购种牛,贫困户一起租用村级集体经济搭建的车间发展养殖;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牧业公司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肥,提供给合作社和农户发展有机果蔬、牧草等种植产业,牧业公司与合作社按380元/吨签订青贮玉米购销协议,合作社与农户订单种植青玉米1.5万亩,每亩收入1500元以上。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目前大化肉牛存栏3.72万头,肉牛产业覆盖全县23.83%贫困人口,惠及全县16个乡镇的农业人口。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5532994.shtml
|